2018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二學案文言文閱讀(史傳體)
【考點】文言文句子的翻譯
【解析】
(1)“治”的意思是“治理、管理”,在這里就要譯成“如果一定要治理國家”那么和后文不連貫,且不合常理,因為管仲未到任時齊國也在管理國家,所以要主要到效果“管理得好”。這個意思是從與“亂”相對的詞義上來理解,所以應該是使動用法“使……治”解釋成“使……治理得好”。“ 則非臣之所能也”注意是判斷句式,要翻譯出來。 “其唯”是兩個詞,其,語氣副詞,表揣測語氣,譯為大概、恐怕;唯,只有。
(2)“必不吾予也”是一個否定句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的句式現象,正常的語序應該是“必不予吾”,還要注意省略現象,就是“予”的對象——管仲。
(3)“于是”是個古今異義詞,翻譯的時候要注意分解成兩個詞“于”和“是”,解釋成“在這種情況下”。“生來”也是古今異義詞,“生”這里是修飾動詞“來”,解釋成“活著”;而“來”在這里應該為使動用法,“使……來”,可譯成“交來、送來”。“柙”文中有注釋——柙 [xiá,木籠],在句中作動詞,用木籠裝著 。“以予齊”中的“以”是目的連詞,可以為“來給齊國”。
【思路點撥】注意翻譯推測出句子中的關鍵詞的詞義,判斷出句式的特征,句子自然就翻譯通了。考生一定堅持“直譯為主”,因為高考的采分點往往是那些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和用文言句式的地方,考生要特別留意。平時多讀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積累語感。
6.(09高考重慶卷,語文,11)用斜線(/)給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并把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2)翻譯:
①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4分)
【答案】況且作為國君,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的國家滅亡;作為臣子,如果貪婪,一定會使他自身喪命。
【解題指導】對舉在古文中是常見的。結構相同,語意相近或相反,可以相互參照解釋。此句詞語活用應譯出,“喪”“亡”均是使動用法,同時為使整個句子文意通暢連貫,要添加必要的關聯(lián)詞,因為從句意看,是假設語氣,所以加上“如果”連接更好。此題容易作答,較好地體現了文言翻譯“信、達、雅”的原則。
②然陷其身者,皆為貪冒財利,與夫魚鳥何以異哉?(4分)
【答案】然而使自身陷于災禍的,都是為了貪求財利,和那魚鳥有什么區(qū)別呢?
【解題指導】此題翻譯時要明確此句是對前文的總結,才能正確譯出文意。重點詞“陷、夫、何以”要正確譯出,同時語意要順暢,語氣要恰當。
7.(09高考廣東卷,語文,9)翻譯。
⑵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語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國事,殆過矣。”
②詔不許,然甚壯其意。
【參考答案】
⑵① (章獻太后)告訴李迪說:“你先前不想讓我參與國家政事,(從現在看)大概是你錯了!”
② (仁宗皇帝)下詔不批準,但卻覺得他內心很有豪氣。
【考點】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力求做到文從句順。
【解析】第⑴句注意“向”、“殆”“過”等詞的落實,第⑵句注意“許”、“然”、“壯”等詞的落實。
8.(09高考山東卷,語文,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