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備考沖刺專題復習教案
竊會計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睹其為快也哉!
注:①楚襄王從宋玉、景差于蘭臺之宮:宋玉有《風賦》,諷楚襄王之驕奢。楚襄王,即楚頃襄王,名橫,楚懷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蘭臺宮,遺址在現在湖北省鐘祥縣東。②竊會(kuài)計之余功:竊,偷得,這里即“利用”之意。會計,指征收錢谷等事。余功,功勞之余,即剩余時間。
20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其廬之西南為亭 即:就著,憑借
b.周瑜、陸遜之所騁騖 騁騖:縱橫,活躍
c.王披襟當之 當:抵擋,擋住
d.將何往而非病 病:憂愁,怨恨
答案:c 解析:當:應該是“面臨”、“面對”的意思。
21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①庶人安得共之 ②沛公安在
c.①晝則殉楫出沒于其前 ②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d.①烏睹其為快也哉 ②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答案:a 解析:以:“因為”,“由于”,表原因。安:副詞,“怎么”、“哪里”代詞,“哪里”、“什么地方”,作前置賓語;則:連詞,“就”,表示對舉,連詞,“就”表順承;其:代詞,指前面的“連山絕壑”等事物/代詞,“他的”,代指人。
22 下面屬于亭子命名為“快哉”的原因的一項是
①以覽觀江流之勝
②有風颯然至者
③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
④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⑤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⑥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⑤
答案:d 解析:②說的是楚襄王之事,⑥說的是由快哉亭所見及張君行為引起的感想。
23 下列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快哉亭上,既能見到長江美景,又能觀賞岸上的山川草木,還可由故城遺跡,緬懷古代英雄,這些都足以讓人感到愉快歡樂。
b.寫楚襄王的故事是為了說明,君王富貴者的那種快樂,不是人人都追求得到的,普通的人只要得到世俗的快樂就夠了。
c.人是否感到快樂,固然與山川形勢等外部環境有關,但更在于無論得意還是失意,要內心有自得之樂,要有坦然自適的態度。
d.寫張夢得不以謫為患,既然是對他遭“不遇之變”而自放山水之間的曠達行為的贊許,也是對失意士人的慰藉。
答案:b 解析:意在說明是否感到快樂,在于人的態度。
24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其流風遺跡,亦足以稱快世俗。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