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全面梳理強化指導
講究文采,大體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來進行。(一)、多引用或化用經典的詩詞名句。如寫家國題材的,我們就可以聯想到有關屈原、諸葛亮、杜甫、陸游、辛棄疾、蘇軾、岳飛、林則徐等古人的千古名句。在平時積累整理的基礎上,在考場上我們可以隨手拈來,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二)、用警句的形式精練的概括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跡。如XX年四川一考生作文《永遠的譚嗣同》?忌欢ㄒ阉悸否Y騁到廣闊的時空,穿越古今中外,盡力搜尋自己大腦中儲備的材料,去粗取精,將之納入自己的作文中來;(三)、無論是記敘、抒情還是議論,行文中應該考慮到句式的整齊和靈活。如多用排比句、修辭句等組成的整句形式,間或以靈活的散句,讓文章給人一種氣勢貫通而不拘變化的感覺。如:《意料與情理的較量》一文“弒義帝以驅范增,信劉邦而中反間,失范增又失諸將,擁萬軍卻無良將,氣焰高而不虛心納下,生活奢侈而不知節制”,讀來頓覺氣勢酣暢,盡一唱三嘆之妙。
七、辟蹊徑,穩中求勝。
近年來的高考都在講究創新,如果說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對此還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概念的話,那么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對此的認識已經趨于成熟;旧峡梢悦鞔_,所謂“創新”即是考生在立意、形式、材料運用等方面的創新。對于一個話題,不要以為自己一看就覺得可以動筆成文了,越是這樣,你越不能輕易開始動筆。要知道,高考是一場選拔性的考試,要求充分的體現出考生的個性認識特點。你認為容易作文,別人未必不如此認為,如果都這樣,個性特征怎能得以體現?那樣的作文多半是千篇一律的為文,要想在那樣的作文中選出一篇頗具特色的文章來,那不是比登天還難嗎?一篇《赤兔之死》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正面例子。
但是,求創新的同時,我們又不能輕易的去冒險。高考畢竟是關涉到一個人前途發展的事情,如果貿然的去為了追求一味的“新”,而又不能確實體現出自己的個性特色,那樣的作文恐怕會是更加的失敗的。這樣的例子我們幾乎每年在高考中都會發現。所以我們還是提倡穩中求勝,穩中求新,切不可把一次重要的高考輕率的當作作文寫作的嘗試。
八、美化卷面,工整書寫。
可以說,無論什么時候,卷面的美觀,工整的書寫都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特別是在高考作文中這一要求尤其顯得更加的突出。試想,在有限的時間里面,閱卷老師要“完成”那樣多的任務,其“認真”的程度可想而知。不知道多少作文是在閱卷老師的大筆一揮之下,要么成了煌煌大作,要么就被打入十八層地獄。而考場中的又多是一些“中庸”的作文,老師多給一個四平八穩的分數。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靠什么來取得閱卷老師的厚愛,除了卷面和書寫外實無他途。也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把字寫得非常的成體,只要我們能夠做到干凈、清楚就行了。可以這樣說吧,書寫及卷面好了,考生得上幾分的人情分是沒有問題的。
結尾:高考臨近,形勢逼人。寫作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在平時做到了“厚積”,才能在考場中“薄發”。但是,在高考前夕,針對高考要求,了解高考作文特點,從而做好充分的準備,對于我們廣大的考生而言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愿廣大考生在今年的高考競技場上都能旗開得勝,蟾宮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