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詞
②詞人在作品開頭回顧了往日豪酣歡樂的生活,而現在只剩此身,這個“閑”字正表達了流 亡中的孤獨和對北方故土的懷念之情;詞人面對山河破碎的現實,無可奈何,這個“閑”字看似悠閑,實則是歷盡磨難的自我解脫。
(2)陳詞運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上片寫昔日群英聚會,月下弄笛,長夜暢飲。這種快樂不僅來自朋友的歡
聚,也來自故土洛陽的美景,與眼下一人流亡對比,愈發加重了詞人此刻的惆悵和懷念,撫今追昔,徒增傷
感。而李詞則善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來抒寫國破家亡的傷感。比如“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大雁南
飛,只因為是從北而來,就覺得是老朋友,刻畫了獨在異鄉的憂傷,“梧桐’’樹下點點滴漓的“細雨”,表現
出詩人的孤獨和凄涼。
8.(江蘇省蘇、錫、常、鎮四市XX屆高三教學情況調查(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八聲甘州 寄參寥子
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它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1)詞中記述了詩人與參寥的哪些交游活動,請加以概括。
(2)“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一句運用了何種修辭手法?請分析其表達作用。
(3)下片蘊含了詞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 (1)答題要點:觀錢塘潮,賞游西湖春景。
(2)擬人。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物象變化快的特征,表現詩人對世事滄桑變化 的感慨和對友人的依依惜別
之情。
或:比喻。以潮漲潮落喻人世的聚散離合,表現詩人對世事滄桑變化的感慨和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3)表達了對與參寥在杭州的交游生活回憶和留戀之情,對友情的珍惜,以及離別之際對參寥的勸慰和自
我安慰之情,表達了自己歸隱超脫的心志。(依依惜別之情,對來年再聚的期待之情)
9.(XX年江蘇省高考模擬試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鷓鴣天
蘇軾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注]:這首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紅蕖,紅荷花的別名。
(1)詞的上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景的?運用了哪種表達技巧?請對此作簡要說明。
(2)最后兩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畫龍點睛,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感慨?
答案 (1)從視覺寫聲:“亂蟬”描寫雨后蟬的鳴叫;從視覺寫色:“白鳥”翻飛與“紅蕖”照水;從嗅覺寫味:“細細香”香氣綿長。 襯托:遠近分明,動靜結合。
(2)從表面上看,作者感謝天公的深情厚意,使自己度過了涼爽的一天;其實從“又”、“浮生”等中隱隱可見作者被貶黃州后無所事事,得過且過,日復一日消磨歲月的無可奈何失落情緒。
10.(北京市豐臺區XX屆高三二模)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①---②題。
眼兒媚
朱淑真
遲遲春目弄輕柔,花徑暗流香。清明過了,不堪回首,云鎖朱樓。
午窗睡起鶯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
①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