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四年聯考題匯編
開頭富有詩情畫意,開篇點題,同時創設情境,引出下文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12.縱觀全文,作者懷舊反思中都有哪些人生感悟?請分條概括。
答案 (1)對朋友的至誠,友誼的珍惜。(開頭部分是懷人思舊,用蘊涵深情的文字來回憶朋友往事,讀來
感人肺腑)
(2)對曲折歷史的思索。(作者認為應該還歷史本來面目,應該公正客觀地評價對真理和真情的追尋,謳歌
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表現了一位老作家的歷史責任感)
(3)對生命蛻殼過程的思考。(作者用執著豁達的襟懷關注生命,思量走過的人生歲月,是一位孜孜不倦在
人生路上探尋的沉思者)
(4)對自己的深刻反思和清醒認識。(作者有一顆為正義、良知和憂患意識驅使著的心靈,正視現實,也無
情解剖自己,展現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13.作者在文中說“這樣看來,‘燈下白頭人’未嘗不可以說是人生長途上一道別致的風景,一番清新的境界。”
如何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答案 (1)白發蒼蒼的老人,靜坐燈下,咀嚼如煙如夢的年華。這種別致的風景給人以美感。(2)燈下老
人的反思自我的豁達的情懷和汲取人生教訓、化泥護花的奉獻精神,給人以啟迪、智慧,展現一種清新的人
生境界。
14.文中說“反思并不完全是輕松愉快的事。”你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請結合本文內容并聯系自己的人生體驗
加以探究。
答案 (1)人都有一種惰性和劣根性,不愿意正視過去,因為直面過去、正視那些苦澀難堪甚至血淋淋的
情景是痛苦的。(2)粉飾是徒勞的,承認自己過去思想虛偽、行為有過,無情地解剖自己,晾曬瘡疤,那是
痛苦的。(3)審視、剖析自己靈魂、思想和感情中已經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拋棄其中一部分,不痛楚是
不可能的。然而,一顆為正義、良知和憂患意識驅使著的心靈,無法拒絕這種痛楚。(4)正處于求學時期的
年輕人要敢于敢于反思自我、解剖自我,也是需要勇氣的。
三、(河北省冀州中學XX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身入賀蘭山
黃文山
①未到寧夏之前,對我來說,賀蘭山只是遙遠的天邊一抹山痕,一首膾炙人口的《滿江紅》詞中讓人慷慨生哀的地方。“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讀起來竟是何等氣概!因了這首詞,800多年來,在人們的心目中,賀蘭山便和北方民族強悍不羈的性格聯系在一起。盡管岳飛自己從未率大軍渡過黃河,更遑論這座高高聳立于塞北的大山了。然而,人們卻千遍萬遍地將賀蘭山在代代不絕的吟誦中踏破。這便是文學的力量,有時,它遠勝于蔽天旌旗和千軍萬馬。
②早發福州而夕至銀川,賀蘭山已然在望。賀蘭山由遙遙的天邊,漸漸地近了。地平線上,先是露出一抹淡淡的藍色山影,接著,山影越來越濃,也越來越清晰,并且起伏成一條條峻峭的山脊。而后便有山峰馳來,似乎聽得到雄壯的蹄聲,正從車窗旁昂首而過。跟著是第二匹,第三匹……賀蘭山在蒙語中是“駿馬”的意思,山峰的形狀也確實像一匹匹正向南疾奔的駿馬,馬首高高揚起,起伏的背脊,描繪出一種風中的姿采,引得我們乘坐的汽車也興奮起來,長鳴一聲,向著山口,奮蹄而去。
③不一會兒,我們已經進入賀蘭口,真真切切地站在賀蘭山的面前。此前,我曾在河西走廊,從疾馳的車窗里選遠地看過祁連山,但那只是遠距離的一瞥。即便是一瞥,已令我觸目驚心,那一座座赤裸著身子任憑漠風撕咬、烈日炙烤的西北大山的形象從此便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