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文言文復(fù)習教案
概括起來,古今詞義的差別,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詞義擴大。
文言文中,某些詞的原有意義比較狹小,后來它的意義有了發(fā)展,應(yīng)用范圍比原來廣泛了,這種現(xiàn)象叫詞義的擴大。如“河內(nèi)兇,則移其民于河?xùn)|”(《寡人之于國也》)中的“河”,在古代是專有名詞,指黃河,而現(xiàn)在擴大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門豹治鄴》)中的“好”,原來專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現(xiàn)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質(zhì),對人、事、物都可以修飾限制。這些都屬于詞義的擴大。
(1)原單指某事物的詞,擴大到兼指特征、性質(zhì)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
雛(小雞——幼小的動物或誘餌,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狀,雛鳥,雛形)
①“雛”。《說文》:“雞子也。”本義指小雞。現(xiàn)在指幼小的動物或幼兒,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狀。如“雛鳥”、“雛形”等等。
(2)由感覺性質(zhì)相通,從原意擴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義。例如:
甘(味甜——味甜樂意)
苦(味苦——痛苦辛苦)
①“甘”。《說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現(xiàn)在常用的意義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還有心里樂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②“苦”。《說文》:“苦,苓也。”“苓”是一種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現(xiàn)在的“苦”,不僅有“甘苦”之“苦”義,還衍生出“辛苦”、“痛苦”等義。還有像“病”(重病——病)
(3)由專名擴大為通名。例如:
①“江”、“河”。(專指長江、黃河之——后來擴大到河流的通名)
②“好”(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質(zhì)等)
③“中國”,(中原地區(qū),——現(xiàn)在指全中國)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詞,擴大到表示這一事物的整體。例如:
秋(秋季——秋季,一年)
百年(晚年——很多年,一輩子,一生)
賓客(門客——客人)
“秋”。《說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個季節(jié)擴大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百年多病獨登臺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百年好合;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
練習,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勢,與中國抗衡。古義:中原地區(qū)。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
②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古義:母親。今義:晚輩對任何女性長輩的親切稱呼。
③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古義:父母兄弟等親屬。今義:有婚姻關(guān)系的成員。
二、詞義縮小
詞義的縮小,是指詞的古義,隨著時代的變化逐漸變得狹小的現(xiàn)象。如,“金就礪則利”(《勸學》)中的“金”,原來泛指一切金屬,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專指黃金。如“丈夫亦愛憐其子乎?”(《觸龍說趙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壺酒,一犬”(《勾踐滅吳》)中的“丈夫”則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還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還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稱丈夫,但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丈夫”一般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因”(《燭之武退秦師》)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在該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僅僅指出門所帶的東西。這些都是詞義的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