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表達技巧
例3::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析】“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這兩句主要是運用正面描寫,表現其高峻奇偉之勢;“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則是用側面描寫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偉。
(二)考試重心
高考主要在正面描寫的幾個角度上命題。
(三)正面描寫命題角度。
1、虛實結合
(1)定義(虛實的內涵)
總體說明:虛實結合是古典詩歌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換言之,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為實,假托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就對象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虛實結合,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沉而充分。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
分類說明:
所謂“虛”,是指詩詞中表現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
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捉摸到的部分;
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例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黑暗現實。
例2:《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時了”。
例3:李煜的《虞美人》中“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卻又以實寫虛,將抽象的“愁”化為具體可感的江水滾滾,新鮮美妙,讓人回味。
例4:《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上闕的“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寫赤壁險峻的形勢。
例5:《雨霖鈴》中上闕所寫的兩人分別的情形,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2)“虛”的三類內容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
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
例1:《夢游天姥吟留別》:【析】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實的黑暗。
例2:李白《蜀道難》:【析】以虛寫實,從蠶叢開國說到五丁開山,由六龍回日寫到子規夜啼,天馬行空般地馳騁想象,創造出了讓人驚嘆不已的蜀道形象
例3:李商隱《錦瑟》:【析】運用“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四個典故,以虛寫虛(過去的經歷、夢想、挫折等),讓后學者暢想不已,被喻為古代“朦朧詩”。
②已逝之景之境。
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例1: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李煜《虞美人》)【析】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
例2:“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析】再現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例1:“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析】這是設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