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表達技巧
例1:“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導山中去,歸來每日斜。”(皎然《尋陸鴻漸不遇》)【析】“籬邊菊”象征陸鴻漸具有高潔的節操。
例2:“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冀枝葉之峻茂兮,愿俟時乎吾將刈。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屈原《離騷》)【析】屈原用“蘭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例3:“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析】陸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與勁節。以梅自喻,表現自己不與爭寵邀媚、阿諛奉承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毀、堅貞自守的錚錚傲骨。
有些是某些詩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義,有些是全詩常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即說理詩或詠物詩。
例如:虞世南的《蟬》中“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作者是在強調立身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憑借,自能聲名遠播。
二、聯想和想象
(一)定義及舉例
1、聯想: 由一事物聯系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例1:“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析】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
2、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例2:“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的《望洞庭》)【析】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于紙
上
(二)聯想、想象與浪漫主義
聯想、想象與浪漫主義關聯密切,聯想和想象多為浪漫主義詩人所采用。
例如:李白常把現實與夢境、仙境,自然界與人類社會打成一片,他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以飛越的神思結構全詩,詩人的想象猶如天馬行空,所描繪的夢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時不識月,呼著白玉盤”、“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亂”都是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的神來之筆。
(三)聯想、想象與夸張
大膽豐富的想象也常表現為夸張手法的運用。在浪漫主義詩歌
中,夸張的手法隨處可見。
例1: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該句就運用了夸張和烘托的寫法來表現天姥山的巍峨高峻。
例2:李賀的《夢天》,“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析】 在詩人的眼中茫茫中國大地上的九州島成了微不足道的塵煙九點,浩淼無邊的東海成了杯中之物,通過想象和夸張的手法,抒寫了詩人對人事滄桑的深沉感慨。
(四)特別提醒——勿泛化使用
聯想、想象既是一種表現手法,也是最為普遍的思維方式,幾乎沒有沒有想象的詩歌,因而在考試時往往是順用而非專用。
三、抑揚
(一)概念: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