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表達技巧
2、簡遠美
所謂簡遠,是指選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經過作家巧妙的藝術處理,使之凝聚豐富深廣的思想
內容和情感。
例2: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飛《滿江紅》)【析】 兩句全部運用名詞連綴,含不盡之意于言外,這兩句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字里行間飽含著復雜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對自己屢遭排擠、壯志難酬的感嘆,又有對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不思北伐的憤懣,更有對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的摯愛,寥寥數語,一個胸懷磊落,不患得失,不計名利的高大想象便凸現在讀者面前,辭約而意豐,言近而旨遠。
3、含蓄美
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說出來,而是委婉地道出,從而受到良好的表達效果。
例3:《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析】 詩篇書寫的是戀人之間的離愁別恨,他完全撇開了愁、怨、相思之類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沒有借助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而是選擇了“楊柳岸”這個頗能惹人繾綣情思的場景,再把“曉風、殘月”這兩個色調上一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進去,造成鮮明強烈的對比,使人獲得空間寬廣、時間連綿的審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個朦朧的深遠又帶點神秘意味的藝術境界。
十一、迭字
迭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
例1:“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例2:“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
例3:“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
例4:“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析】 這里的擬聲詞就屬于迭詞,作用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例5:“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析】同上。
第三節 表 現手法
一、象征:
(一)定義:象征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某種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藝術手法。
(二)條件與特征:象征體和本體之間存在著某種相似的特點,可以借助讀者的想象和聯想把它們聯系起來。例如蠟燭,光明磊落,焚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具體形象,可以使我們聯想到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蠟燭是舍己為人的象征。在文學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體事物來暗示作者的思想、態度與感情的方式。他就象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實體,卻代表另一種東西。
(三)作用:
1、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
2、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例如:《白楊禮贊》的作者把對北方農民的贊美之情寄托在對白楊的具體描繪與精辟議論上。這種描述是貫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象征是中國詩歌的生命線,“猶如心臟之于軀體”,“沒有象征,詩歌就將失去力量”。
例如:龍象征皇上最高權力;鳳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長治久安的象征;猿聲是旅人離分時的傷感的表現;鶴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則代表著幸福;鴛鴦是愛情的象征;大雁給分離的情人帶來消息;知了象征復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寫秋天的詩中出現;楊柳表示別離;蘭花是純潔的象征;牡丹是富貴的標志;“梅”象征高潔、清秀、淡雅、素樸;“菊”象征高潔、傲霜斗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蘭芷”象征名貴、孤芳、清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