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語文一輪復習精品教案:文藝學論文
a.想象就是在心里喚起意象,也就是用以往的經驗來印證新經驗,從而創(chuàng)造出藝術作品。
b.創(chuàng)造的想象是用已有的意象重新配合來創(chuàng)造藝術,再現的想象則是通過再現以往的意象來獨立創(chuàng)造藝術。
c.只有再現的想象決不能創(chuàng)造藝術,這是因為它并非平常的舊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綜合。
d.創(chuàng)造的想象心理作用分為分想與聯想,有分想作用而后有選擇,選擇就是創(chuàng)造,詩有時只要有分想作用就可以做成。
【答案】c。
【考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解析】a.依據第三段“用以往的經驗來印證新經驗大半憑借再現的想象”可判斷“也就是”屬于以偏概全;b.依據第四段“只有再現的想象決不能創(chuàng)造藝術”,“獨立創(chuàng)造藝術”之“獨立”缺乏依據,前后矛盾。d.“選擇就是創(chuàng)造”錯了,原文第七段說:“只是選擇有時就已經是創(chuàng)造。”該項范圍失當。
【思路分析】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有效信息集中在開頭幾段,考生要注意對原文的相關信息反復比對,加以整合。
7.下列從創(chuàng)造的想象角度對王昌齡《長信怨》一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奉帚”、“金殿”、“玉顏”、“寒鴉”、“日影”、“團扇”、“徘徊”等,在獨立時都不是創(chuàng)造的想象,可見《長信怨》的創(chuàng)作不一定用創(chuàng)造的想象。
b.“怨”,是一個抽象的字,而王昌齡的“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卻運用創(chuàng)造的想象畫出一個如在目前的“怨”的情境,從而完成了一次藝術創(chuàng)造。
c.詩中“團扇”這一意象的使用,在班婕妤的筆下起于類似聯想,而王昌齡詩中則起于接近聯想,所以同一意象不同的作者使用時可以有不同的類型。
d.班婕妤沒有將君恩的中斷與失寵之悲直接表露,而以“團扇”自比,托物以言其志,這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的想象。
【答案】a。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
【解析】有效信息在文章第四段:“王昌齡的《長信怨》精彩全在后兩句,這后兩句就是用創(chuàng)造的想象做成的。”據此可判斷該項前后矛盾。
【思路分析】對文章中心內容的概括,要整體觀照,仔細閱讀,逐項比對。
8.根據本文信息,下列古詩詞中不屬于“擬人”的一項是
a.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b.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c.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d.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答案】c。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推斷。
【解析】按本文第九段“物變成人通常叫做‘擬人’”的說法,可以判斷:a.“潛”、 b.“厭言”、 d.“ 愁”均為擬人。
【思路分析】這里的“擬人”是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擬人”這修辭手法。考生要根據選文相關信息來分析。
8.(•海南、寧夏高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1)唐詩現在又開始讓人感覺真切和親切了,這是經歷了和傳統(tǒng)文化分別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內心感覺。經歷了千年,唐詩還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當時的創(chuàng)作盛況。那么多唐詩顯然不可能都是為了功名而寫作的。它是一種流行的東西,是社會場合的一種交流方式,更多時候就像現在的歌詞。王之渙和高適、王昌齡幾個去歌臺舞榭,聽歌女唱他們的詩。幾輪下來,獨獨聽不到王之渙的詩。王之渙指著歌女中最美的一個,對在座的詩人們說,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詩,他從此就不寫詩了。那個最美的歌女出場唱的果然是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那一首。這說明我們所景仰的唐詩,在當時很可能多是傳唱的歌詞。當時寫詩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過小李杜和溫庭筠吧?杜甫的詩,可能文本些,難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數十年后才建立,應該和唐詩本真的歌詞性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