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 教案
教學思想: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互動過程:
一、進入課文
a、導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誰寫的詩?。
b、了解魯迅
(生答)
今天,我們就一起領略他在《拿來主義》中橫眉的風采。(板書)
《拿來主義》是一篇雜文,雜文是現代散文的一種,偏重議論,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篇幅短小精悍,語言尖銳潑辣。
二、文章研讀:
1、整體感知
《拿來主義》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是:是什么 為什么 怎么辦,現在我們就圍繞此結構看看:
a、什么是拿來主義?
b、為什么要拿來?
c、怎樣拿來?
請同學們迅速瀏覽文章,并同桌交流。
明確:
a、 我們要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
“所以……”,那么拿來的原因是在什么,即為什么要拿來?
b、閉關主義,行不通;送去主義,為乞丐;送來主義,受毒害。所以,我們要——自己來拿。 (因果論證)
那么我們怎么拿呢?
c、 占有、挑選,有辨別能力。
2、具體研讀
①現在我們就具體了解針對不同的事物應持什么態度,朗讀第9段,完成下面表格。(朗讀)
喻體事物 態 度 本體事物 態 度
魚 翅 吃 掉 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部分 吸收(使用)
鴉 片 送藥房供治病 精華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趨利避害(使用)
煙槍和煙燈 留一點,毀大部 文化遺產中的舊形式 作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散 去 只供剝削階級欣賞享用的腐朽淫糜的東西 剔除(毀滅)
本處用來比喻論證,使深奧的抽象的道理變的淺顯易懂。使我們明白了如何挑選。
拿來主義究竟怎么拿,根據上面表格,用精煉的語言加以概括。
明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使用、存放、毀滅。
②具有這種精神的人是新人,是具有沉著,勇猛,有辨別,不自私的新人。那相反的人是什么樣的人(舊人),他對待得到的東西(大宅子)又是什么樣的態度。
朗讀第8節,完成下面表格:
三種類型 想 法 行 動 實 質 共同點
孱 頭 怕給污染 徘徊不敢走進 拒絕繼承(逃避主義) 不
加
挑
混 蛋 保存清白 放火燒光 盲目排斥(虛無主義)
廢 物 羨 慕 欣欣然蹩進 全盤接受 (投降主義 )
通過新舊人對所得到東西的不同態度對比,我們更清楚面對生活中一些事物,我們應該持什么樣的態度。
3、集體朗讀第10節。
三、小結:通過對魯迅先生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對外來文化、古典文化、新新文化要加以區別,加以選擇,保留其精華,變成自己的。
四、練習
1、課后自由閱讀文章,體悟文章中幽默諷刺、尖銳潑辣的語言風格。下節課我們將分析它的語言。
2、完成《學習與評價》p69上的練習。
五、板書:
(破)閉關主義 送去主義 送來主義
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