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
教師給學生講述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和托馬斯·康帕內(nèi)拉的生平同時把有關(guān)的書介紹給他們看告訴他們從這些書里可以知道許多有關(guān)這些人物生平的事.這個目的達到了少年們?nèi)朊缘亻喿x這些書籍.閱覽室漸漸地成了一個豐富的精神生活的策源地學生預備了專門的筆記本和摘錄本他們在寫筆記的過程中跟自己進行著內(nèi)心的交談.這是自我教育的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只有那從英雄人物的道德財富中為自己找到了榜樣強烈地希望從人類經(jīng)過艱難困苦而獲得的精神財富中為自己吸取養(yǎng)料的人才能上升到這個階段.
在學生的周圍有一個上千萬本書籍匯成的書籍的海洋.其中有些書是毫無意義的它們既不能豐富學生的智慧也無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而另一些書簡直是有害的.據(jù)估計一個最勤奮的讀者畢其一生所能讀完的書也不會超過本.因此必須嚴格地挑選書籍善于指導青少年怎樣去讀這些書.我們應(yīng)當跟每一個青少年進行個別談話以便替他找到一本合適的書使他讀這本書就好像在生活中出現(xiàn)了一個轉(zhuǎn)折點經(jīng)歷了人生的一大段路程.這是一項很不容易的工作.有時候還得在教師當中克服漠不關(guān)心的態(tài)度和習慣勢力.我們不能消極地等待青少年去"碰上"正好適合于他讀的那本書我們應(yīng)當努力去揭示書籍的真正的美只有這樣才便于學生找到他喜歡的書.
主要的是要讓讀書逐漸成為學生的智力需要激發(fā)他們的求知的歡樂感.我們認為如果學生還沒有入迷地開始閱讀科學書籍那就說明我們還沒有找到通往學生心靈的蹊徑.
人們通常把勞動稱為"偉大的教育者".但是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即人在勞動中確立了自己的信心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才能和天賦時勞動才能成為強大的教育力量.只有一個人熱愛勞動時勞動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因此在少年期使每個學生從許多勞動中找到他能夠獲得幸福的那條道路是非常重要的.自尊感和榮譽感好比是個性的精神核心它是要人在自己的勞動成果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技能和創(chuàng)造性以后才能獲得的.我們力求使每一個少年都在勞動中"發(fā)現(xiàn)自己".
重要的是要使每一個少年每天都有幾小時空閑時間使他能夠按照自己的選擇和愛好用來進行心愛的勞動的探索.為什么我們的青年在中學畢業(yè)和走上工作崗位以后感到枯燥不知道怎樣打發(fā)空閑的時間呢 這是因為他們在上學的年代里就沒有過空閑的時間他們不懂得也沒有體會到時間是能給人以精神財富的巨大福利.……懶惰和空談是青年時代最可怕的敵人.
在指導學生的自我教育的過程中我想勸告青年教師和學校領(lǐng)導者們防止一種最主要的困難那就是故意地人為地做出教育別人的樣子.我們不得不花費巨大的努力使青少年不致感到他是被別人有目的地引到什么地方去.
少年從勞動的成就中得到歡樂這就使他們成為自覺的獨立的勞動者使他們擺脫那種無能為力和依賴別人的情緒.培育學生的心靈這就意味著使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精力智慧意志發(fā)明創(chuàng)造精神投入到勞動的物質(zhì)成果中去從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所創(chuàng)造的東西中"看到自己".如果一個學生到了1314歲還沒有體驗過這種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我們就為他的命運感到坐立不安.自己從事勞動的滿足感是一個人的自尊感的根源同時也是一個人嚴格要求自己的源泉.只有那體驗到取得成功的歡樂的人他才有希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想再指出一個能鮮明地表現(xiàn)出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精神生活的領(lǐng)域.這就是讓少年去關(guān)心別人要他在某件事情中把自己的勞動智慧意志和技巧的一部分貢獻給別人.……他們希望自己付出一定心血培養(yǎng)的小同學變得更好.這種愿望就是自我教育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我深信教育的藝術(shù)和技巧就在于使每一個少年把這種愿望當成自己的精神需要.只有當一個少年在別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精神美的一部分的時候他才是真正地開始了自我教育.
和年幼的同學交朋友這是培養(yǎng)道德自覺性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力求把這種友誼建立在個人愛好的基礎(chǔ)上使少年把自己對書籍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愛好傳授給別的同學.……這里既有相互平等的友誼也有年長同學對年幼同學的關(guān)心少年希望在游戲和勞動中不斷地向年幼同學揭示出某些新的和引人入勝的東西這也就同時促使他們不斷地學習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這兩段的理論完全可以用到合作學習中去年齡的長幼不是關(guān)鍵關(guān)鍵是從幫助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獲得成就感獲得他人的認同和自我的認同./7/30]
☆80.要保持"水源的清潔"
可怕的精神空虛不懂得生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這就是這件罪行的后面所隱藏的東西了.
他們吁求別人對犯罪分子的同情心和人道精神.然而他們的遭遇只能在這樣的程度上得到人們的寬容就像看到一個把自己喝水的井填沒而又遭受干渴的痛苦的人一樣去看待他.然而人的明智就在于我們既然從這個水源里取水喝那就要永遠保持這個水源的清潔.
經(jīng)驗——并不總是成功的經(jīng)驗有時是痛苦的經(jīng)驗教會了我:早在一個人的童年時代就能夠斷定:這個人在將來也許在15年或者20年以后會有一種滑入邪路的危險來威脅他.只要有一點點哪怕是出于設(shè)想的征兆覺得一個人有可能成為違法分子或者犯罪分子那就必須在童年及早地預防這種危險注射強有力的抗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