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
我在教語法的時候總要設法做到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的課上和直接在課后就不許在自己的書面練習中有錯誤.可能這話聽起來有些荒謬但這是真理:只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犯任何一個錯誤他才能夠成為讀寫無誤的人.如果能夠做到在課堂上沒有錯誤才能做到在家庭作業中沒有錯誤(或少犯錯誤).語文教師工作困難的基本原因之一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所做的書面作業里就有錯誤.而教師的缺點正在于他并沒有提出這個目標:一定要使課堂上沒有錯誤.[糾正課堂上的語言錯誤會不會影響課堂的流暢思維的流暢 畢竟語言課不是語法課.另外對漢語的語法課而言不必過于重視因為這一套系統對于語言是幾乎沒有好處的即知道了主謂賓定補狀根本不能提高一個人的語言水平./7/15]
然而實際上怎樣達到使學生書寫無錯誤從而打下牢固的知識基礎呢 這一點取決于許多因素.也許首先取決于學生的閱讀是否流利.[也許應該著力的地方恰恰在于閱讀我以為給學生一個新的語言材料讓學生看一遍然后讀出來這樣就可以檢驗學生閱讀的流利性檢驗他對語言材料的整體把握能力./7/15]要做到正確無誤地書寫學生先要學會流利地閱讀.也有其他方面的條件——即還取決于課的結構課堂上的工作方法和方式等.
我向你建議: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對事實現象規律性做出膚淺的理解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就在語法上犯錯誤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數學規律時就解錯例題和應用題等等.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
[我覺得本文的大意應該是:如何利用新教材來鞏固舊教材.而在文章末尾作者又把這種復習性的學習或者應用性的復習視為為下一輪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的前提./7/17]
大概每一位教師都遇到過這種現象:昨天上課時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學的規則(定義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還舉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課時你瞧班上大半的學生對學過的東西就有些模糊了個別的竟把教材全忘了.還發現許多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在昨天上課時并沒有察覺這些困難呀.
回復人:宇文 回復時間:-09-02 00:05
懂得還等于已知理解還不等于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 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并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于實踐.
對學習最"差"的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來說對新教材的這個專門思考的階段尤其需要.有經驗的教師都特別重視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點"這些"點"實質上就是因果聯系即知識的基礎.多年的經驗證明學習困難的學生的知識不夠鞏固其根源就在于他們沒有看出沒有理解各種事實現象真理規律性之間相互交接的那些"點"正是在這些"點"上產生了各種因果的機能的時間的及其他的聯系的.
不管課堂上所學的教材是怎樣的純理論材料總還是有可能提出一些實際作業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它.在歷史課和文學課上對新教材的思考多半是讓學生尋找剛剛講過的教材中的因果聯系和意義聯系.……這些問題寫在一大張紙上講完新課后立即掛在黑板上.我深信課的一個緊張最有興趣的階段從這時開始了.學生們回想以前學過的各章節的材料在教科書里"翻閱"資料(順便指出在人文學科的課上教科書首先是為了思考新教材而使用的).在我看來這時候進行的是學習過程中最必要的最有益的事——不用通讀全文而復習以前學過的教材.這種復習是最有效的因為就實質而言這種復習就是思考.
這么說來請你毫不猶豫地在第一節課上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掌握新教材吧!這些時間會得到百倍的補償.思考知識時的腦力勞動越有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所需的時間就越少下一節課上檢查功課所花的時間不越少因而可用來講解新教材的時間就越多.如果你弄懂了這種依存關系的實質你就能解開那個"連環套":學習新教材的時間不夠用是因為時間花在檢查家庭功課上了而檢查家庭功課占用很多時間又是因為教材沒有充分學透.
12怎樣使檢查家庭課業成為學生有效的腦力勞動
檢查家庭課業的那種很不順利的狀況使我苦惱了不止一年:在這一部分工作上經常是把時間白白浪費了.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很熟悉這種情景:當被提問到的學生剛剛開始回答問題的時候所有其余學生就各干各的事情了;對回答進行思考時頂多也不過是少數幾個有可能被提問的學生.一個疑問使我長期得不到安寧:怎樣才能在檢查功課的時候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以便使教師對全班的工作都能檢查到呢
使用草稿本是一個挽救的辦法.……在這里草稿本代替了黑板教師并不喊任何人到黑板上來做題.[用小組檢查法也是一種有效的辦法即每個學生把自己的答案(如造句)讀給小組內的人聽大家一致加以評判或者還可以把最好的進行全班賞析.這樣做比較費時但一個好處是能使更多的學生得到檢查鍛煉的機會.為省時間全班的賞析不應該一組組地檢查而應該讓誰有誰站起來直接說或者是某一組說出答案其他組進行檢查評判./7/16][用黑板草稿同時進行的辦法也有好處:它有了檢查討論講解時的材料./7/17][勞動(學習)應該是每一個學生都應該進行著的如果大家只是聽某個學生回答或者看某幾個學生板演這樣做的效益是非常之低的./7/17]教師注意地觀察著每一個學生的工作情況.如果他想了解某一個學生對求出的公式是否深刻理解就讓學生解釋一下他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樣做等等.這時候沒有必要把學生叫起來回答.每一個學生都在工作就像他被叫到黑板跟前做題一樣.教師隨時(在完成作業的某一個階段上)可以讓全班或一部分學生停止作業.[如果有實物投影儀那么就能夠把某個典型作業放大到屏幕上讓全班進行評判或者賞析這是很難用語言描述來代替的./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