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文言文閱讀•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強調“題文對應”,也是有針對性的。一些考生解答文言文試題時,往往就題答題,不顧原文,不顧語境,往往出錯。這種教訓也是應該記取的。
三、典型試題分析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1—16題。
孫登字子高,(孫)權長子也。魏黃初二年,以權為吳王,拜登東中郎將,封萬戶侯,登辭疾不受。是歲,立登為太子,選置師傅,銓簡秀士,以為賓友,于是諸葛恪等以選入,侍講詩書,出從騎射。登待接寮屬,略用布衣之禮,與恪等或同輿而載,或共帳而寐。黃龍元年,權稱尊號,立為皇太子,以恪為左輔,休右弼,譚為輔正,表為翼正都尉,是為四友,而謝景、范慎、刁玄等皆為賓客,于是東宮號為多士。
登或射獵,當由徑道,常遠避良田,不踐苗稼,至所頓息,又擇空閑之地,其不欲煩民如此。嘗乘馬出,有彈丸過,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彈佩丸,咸以為是,辭對不服,從者欲捶之,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又失盛水金馬盂,覺得其主,左右所為,不忍致罰,呼責數之,長遣歸家,敕親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賤,徐夫人少有母養之恩,后徐氏以妒廢處 吳,而步夫人最寵。步氏有賜,登不敢辭,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賜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將拜太子,辭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權曰:“卿母安在?”對曰:“在吳”。權默然。
立凡二十一年,年三十三卒。臨終,上疏曰:“竊聞郡縣頗有荒殘,民物凋弊,奸亂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聞為政聽民,律令與時推移,誠宜與將相大臣詳擇時宜,博采眾議,寬刑輕賦,均息力役,以順民望。陸遜忠勤于時,出身憂國,謇謇在公,有匪躬之節。諸葛瑾、步騭忠于為國,通達治體。可令陳上便宜,蠲除苛煩,愛養士馬,撫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內,遠者歸復,近者盡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聽采,臣雖死之日,猶生之年也。”既絕而后書聞,權益以摧感,言則隕涕。謚登曰宣太子。
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或共帳而寐 b.拜受而已
c.出身憂國 d.通達治體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銓簡秀士 銓簡:選拔 b.當由徑道 徑道:小路
c.登所生庶賤 所生:指生母 d.登辭疾不受 疾:急速
1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銓簡秀士,以為賓友,于是諸葛恪等以選入。
a.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于鄭袖。
登不聽,使求過丸,比之非類,乃見釋。
b.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以恪為左輔……是為四友。
c.
是說也,人常疑之。
使求過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