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文言文閱讀•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①詩敕曉不改,遂格殺廣,還以狀聞 ②善于計略,省愛民役 ③又修治陂池,廣拓土田,郡內這室殷足 ④不安久居大郡 ⑤數進知名士清河劉統及魯陽長董崇等 ⑥視事七年,政化大行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5.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杜詩雖不是行伍出身,但卻有勇有謀,殺縱兵擾民的將軍簫廣時,事先為把握時機,勇冒不請示朝廷之險;討伐叛賊楊異時,先燒其船,斷敵退路。
b.杜詩擔任地方長官把精力用在興修水利、改進農具、開墾農田上,愛民幫民,讓百姓富裕,所以百姓將他比作父母。
c.杜詩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顧全大局,為了封賞功臣,自己主動讓出了大郡職位,而且主動為皇帝獻言獻策,表現了他對朝廷的赤誠之心。
d.杜詩長期為官卻生性節儉,他能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卻一貧如洗,以致死后無葬身之地。
6.把《杜詩傳》中的兩句話譯成現漢語。
(1)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
(2)若無如姬之仇,則其功不顯。
(二)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強學博記。少依道州刺史元結,讀書自解其義。起處士,進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盜金下獄,滋直其冤。表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憚滋守法,因權勢以請,滋終不署奏。韋皋始招來西南夷,德宗選郎 吏撫循者,皆憚行,至滋不辭,席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賜金紫,持節位。逾年還,使有旨,進諫議大夫。遷尚書右丞,知吏部選。求外遷,為華州刺史。政清簡,流民至者,給地居之,名其里為義合。然專以慈惠為本,未嘗設條教,民愛向之。有犯令,時時法外縱舍。得盜賊,或哀其窮,出財為償所亡。召為左金吾大將軍,以楊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隧使諭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羅拜,乃得去,莫不流涕。
憲宗監國,進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劉辟反,詔滋為劍南兩川、山南西道安撫大使。半道,以檢校吏部尚書、平章事為劍南東、西川節度使。是時,賊方熾,又滋兄峰在蜀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進。貶吉州刺史。未幾,徙義成節度使。渭,用武地,東有淄清,北魏博,滋嚴備而推誠信,務在懷來。李師道,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遺令處后事,訖三年,皆有條次。性寬易,與之接者,皆自謂可見肺肝,至家人不得見喜慍。薄居處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