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總復習講座 文言文閱讀•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a.文章開頭緊扣題意概述有書卷氣的好處。這“書卷氣”是指通過讀書養成的讀書人特有的風格和氣質。
b.大學者熊十力讀《儒林外史》會全身冒汗,這是因為《儒林外史》像一面鏡子,讓他進一步認識了自我。
c.文中引述王冶秋先生多次讀《阿q正傳》的不同體會,表明讀書可以幫助人們認識自我,并優化人生。
d.“讀書是認識自我并優化人生的一種重要手段”一句領起第二、三兩段,從本質上揭示了讀書的重要作用。
e.“讀書大可隨緣”是作者在文中表達的一個觀點,意在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讀者,讀書不必選擇,書都可以讀。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
談生命(節選)
冰心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般有力的洪濤,向海奔注,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時候他遇到峭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了起來,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有時候他經過細細的平沙,看見了夾岸的紅艷的桃花,他快樂而又羞怯輕輕地度過這一段浪漫的行程,這時他只想憩息,只想睡眠,而那股前進的力量,仍催逼著他向前走……終于有一天,他遠遠地望見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海上蓬蓬的雨點中升起,飛向西來,再形成一道江流,再沖倒兩旁的石壁,再來尋夾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他從地底聚集起許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潤濕的泥土中,勇敢快樂地破殼出來。他遇著驕奢的春天,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飄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他長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花的驕傲,也不是結果的快樂,而是成功的寧靜和怡悅!終于有一天,他無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落在她的懷里。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裴哀!也許有一天,他再從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來。又長成一棵小樹,再穿過叢莽的嚴遮,再來聽黃鶯的歌唱。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江流入海,葉落歸根,我們是大生命中之一葉,大生命中之一滴。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的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
(摘自《青年文摘》XX年第3期)
1.作者雖然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但事實實上已經作出回答。作者認為生命是什么?請結合全文回答。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