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2)①抓住話題關鍵,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全文由“感受”入手,引出“靜趣”,再到靜修的好處,后面的
內容以前面的闡述為基礎,說理層層遞進。②將抽象的理論融入生動具體的范例解說之中,而范例大多來自現
實生活,以及人們熟悉的文學作品,使文章的觀點更加容易理解。③書信的形式和談話的方式,以及親切平和的語言,增加了文章的親和力,使文章的觀點更易為讀者所接受。
解析 賞析,即對詩文進行欣賞分析。賞析的過程即形象思維、抽象思維同時進行的過程。“從主題思想的角度賞析”,實際是抽象思維,分析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和觀點的,要善于從文章中抽象出來,概括為啟迪人生的道理或哲理。“從說理技巧的角度賞析”,實際是形象思維,分析作者是怎樣闡述自己對生活的獨到認識或感悟的。這方面往往需要從文章的表現手法角度去回答。
九、(08四川)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我愛水
張秀亞
我愛水。多少年來,生活的戲劇雖幾易布景,但我總喜歡濱水而居,為了在夢中可以聽到那潺湲的柔聲,明晨啟扉,更可見到那一片照眼的清光。一彎澄明的流水,靜靜地向前滑流著,滑流著,把我的思念與憂慮都帶走了,最后只將我留在岸邊,悄然獨立,盈耳只有那琤琮微響,向我訴說一個無終結的故事。
我最喜愛的那片水,該是故都城北的什剎海了。那如一塊青玉的平靜流水,曾做了我四年的伴侶。
什剎海正位于我母校的后門,度過一道筑在溪水上的石橋,再一轉彎,便會聽見那愉快的水聲,伴著水濱青翠的樹色在歡迎來訪者了。逢著清晨無課,我總是拿了一本詩集,在水邊徜徉,那時候,正是充滿了詩意與幻夢的年紀,水邊有時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的詩境,有時是“無邊絲雨細如愁”的凄涼境界,還有什么更適于少年的心靈流連徘徊?我常是將書放在身邊,雙足垂到水面,叫水上的白云,將我帶到又溫暖又惆悵的幻夢里。我曾有一首小詩,其中兩段是:
我曾持一卷詩一朵花來到你身旁,
在柳蔭里靜聽那汩汩的水響。
詩,遺忘了;花,失落了,
而今再尋不到那流走的時光。
你曾幾番入夢,同水上一片斜陽,
還有長堤上賣書老人的深色衣裳。
我曾一疊疊買去他的古書,
卻憾恨著買不去他那暮年的悲傷。
詩中“你”的稱謂,即是指什剎海,這首詩里,實在交織著無限的懷念和悵惘。
什剎海的可愛處,在于它的“變”,在于它的“常”,晴陰風雨,春去夏來,水邊的景色不同,而它那最高度的美與宜人處,卻永遠蘊藏在那一片朦朧水霧,以及瀲滟清光里,引人系戀。
當冬天撤去了那皎白的冰雪之幕,在水面薄冰上試步的樂趣享不到了,但一片溫柔的春意,卻把整個什剎海的靈魂浸透了。不知何處傳來一聲聲鷓鴣的啼喚,像是那么遙遠,又像是那么逼近,聽來似是不分明,然而卻又是那般動聽,直叩人的心門。再過幾天,水邊的楊柳出了淺淺的綠痕,水堤上的泥土漸軟了,而幾場雨后,水已平了堤,時時刻刻似乎要漲溢出來,卻又似被一道神秘的邊界拘攔住了。一直在那里溶溶漾漾,如同一個殷勤的主人的手,將酒杯斟得太滿了,使每一個來游者,都想一嘗這葡萄色的瓊漿,而低吟:“呵,你新鮮的湖水,陶醉了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