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烏米一直在唱著,她微微地搖晃著身軀,目不轉睛地凝視著在日光下閃爍著耀眼光輝的茫茫大海。
她完全沉湎在一種思念里,不理會任何別的東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對她說來已不復存在。我對她這種全神貫注的神態滿懷敬意,我覺得,她這種只懷著一種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羨慕,我沉默著,情愿讓她把我忘卻。這一天海上風平浪靜,它像一面明鏡,映射出明亮的天色,但并未使我產生什么希望。隨后我便滿懷著惆悵悄然離去。身后傳來了歌聲和溪水響亮的淙淙聲,海鷗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離岸不遠的地方盡情嬉戲,遠方是蒼茫的大海。
年邁的烏米永遠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將懷著希望活著和死去……
1.本文著意勾勒了烏米的形象,請從兩個方面概括烏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過兩個字)
(1)
(2)
答案 (1)堅忍(執著) (2)樂觀
解析 烏米堅信她的丈夫和孩子一定會回來,她用歌聲面對一切苦難。
2.指出第五自然段中景物描寫所采用的手法,并簡析該段景物描寫的作用。
答:
答案 手法:①襯托(以動寫靜,以景襯人);②分層寫景,遠近高低結合。
作用:①烘托出肅穆靜謐的氣氛;②突出烏米孤獨無助的處境;③暗示人物的命運。
解析 平時應掌握常見的景物描寫方法,如:描繪的角度、色彩、動靜結合等。
3.(1)請用一句話概括烏米歌聲的情感內涵。(不超過10個字)
答:
(2)文中反復寫她的歌聲有何目的?
答:
答案 (1)憂怨中充滿希望。
(2)①更充分地表現烏米復雜的內心世界,有利于揭示烏米的性格;②喚起讀者對她的深切同情;③渲染氛圍,使全篇籠罩在明亮與灰暗交織的基調中,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解析 (1)烏米在苦難中頑強地生存著。(2)反復寫她的歌聲,便于了解烏米的內心,使哀傷的氛圍有一些
亮色。
4.魯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運的見證者,其重要性與本篇中的“我”相似。請賞析《烏米》中“我”的形象與作用。
答:
答案 形象:①對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對人性之美滿懷敬意;③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
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實感;②“我”是貫穿全文的線索;③借“我”的感觸揭示全文主旨;④通過“我”對烏米的情感態度突出烏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