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答案 (1)要花轎早有打算;(2)改裝花轎心靈手巧;(3)出租花轎善于經營,賢惠體貼。
解析 小說中的花轎在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從中發現作者表現人物的藝術匠心。文中侯菊出嫁前要頂舊花轎,繼而又把它變成新的,到后來出嫁后接親的人都愿意租侯菊的花轎,都說明了侯菊有經營意識等。
4.小說題為“侯銀匠”,但寫侯菊的文字多,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
答:
答案 (1)小說的主旨是表現侯銀匠,侯家父女相依為命,侯菊繼承了父親的精細、勤勞等品質,寫侯菊就是表現侯銀匠。
(2)女兒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寫此時此刻的情景,重點突出,可以避免平鋪直敘。
(3)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寫侯菊,間接烘托出侯銀匠的人生況味。
(4)作者實寫侯菊,暗寫侯銀匠,以有形寫無形,更有情趣。
(5)更多描寫女兒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關系中深刻表現中國傳統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長。
解析 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從整篇小說看,題為“侯銀匠”,但多寫侯菊,這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借侯菊來表現侯銀匠。故事情節圍繞嫁
前嫁后的侯菊而寫,更能體現小說主旨。
十五、(08江蘇)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晚清學人楊守敬
楊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少年時代聰明好學,刻苦用功。青年時代有兩件事對他影響很大:19歲時,聽譚大勛講授汪中的《述學》,開始接觸乾嘉考據之學;20歲那年,偶然得見清人六嚴縮摹的《輿地圖》,便借來臨摹,這成為他研究歷史地理學的開端。
楊守敬曾經熱衷科舉,25歲起先后六次赴京參加會試。雖然名落孫山,但因此結識了許多名流學人,大大拓展了學術視野。42歲時,他作為清政府外交官的隨員前往日本,這成為他學術生涯的轉折點。在日本四年,他搜訪闕佚,爬羅剔抉,搜集到我國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將它們影印摹刻為《留真譜》。日本人森立之所撰的《清客筆話》,翔實記載了他在日本訪書之事,楊守敬自己也寫了《日本訪書志》。清政府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也搜集了許多稀見珍本和國內久已絕跡的古籍殘本,與楊守敬志趣相投。因此,當黎庶昌有了編纂《古逸叢書》的設想時,立即決定請他主持校勘。《古逸叢書》在日本刊印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還擅長書法,對書法理論也很有研究,在日本影響巨大,被尊為“日本書道現代化之父”。
從日本回國的第二年,年已48歲的楊守敬第七次參加會試,仍以失敗告終,從此絕意科舉,專注學問。楊守敬博覽群書,潛心研究,在輿地、版本、目錄、金石、小學、經學、輯佚等學術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留下的著作就有83種。在楊守敬的學術研究中,輿地學的成就最為突出。他編撰了輿地學著作20多種,這些論著幾乎涵蓋了中國傳統地理學的各個方面,充分展示了他的杰出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