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⑥對于欣賞者來說,他所面對的是一件藝術品,是一個藝術世界,要能欣賞它,首先必須走進這個世界中去。不 跑進去,而只站在外面,站在旁邊,那是既不能領會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也不能領會作者創作的意圖和甘苦 的。但是叫你跑進去,并不是叫你望去跟著作品中的人物跑,把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當作你自己的思想感情 。也不是叫你完全聽任作⑥者的擺布,對他所表現的是非愛憎態度表示絕對的順從。而是應該走進這個世界。有不能迷失在這個世界中,要發現這個藝術世界語現實世界的聯系,要能在這個“非我”世界中,找回你的自我來。要對作品中人物的所作所為,對作者所灌注在作品中的是非愛憎之感,表示出你個人的獨立的態度來,顯示出你的鮮明的個性——“我”來。所以,在欣賞活動中,也不可無“我”。
⑦藝術活動不可無“我”這一特點,可以最鮮明地從無論是創作還是欣賞,都首先要有一個體驗的過程上看出來。對于創作者來說,不但在他提筆之前,必須先有豐富的生活、真切的體能;就是在他提筆之后,他的思維過程、創作過程,也還同樣是體驗的過程。他必須有一種如同身臨其境、親見其人的感覺,才能進行創作。對于欣賞者來說,他要是不能首先體驗創作都所灌注在這一作品中、灌注在他的人物向上的思想感情,他不是能領會欣賞這一作品。而他的領會欣賞的過程,同時也不是體驗的過程,至少是同體驗的過程不可分的。總之,要是沒有真實的體驗,缺乏一種“感同身受”的態度,不把“我”浸染于其間,那是藝術的門外漢,是既談不上創作,也談不上欣賞。
(選自《錢谷融文論選》,有刪改)
12-13題為選擇題,請在答題卡“選擇題答題區”作答。(12題選對兩項給5分,選對一項給2分,多選不給分)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
a.藝術活動中決不可無“我”,所以藝術只是作者的自我表現。
b.對作家來說,作品以藝術形象反映客觀現實,也是在藝術世界中表現“我”。
c.在藝術創作中,要在“非我”中表現“我”,就是要體現出作者的愛憎感情與思想態度。
d.在藝術欣賞中,對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現的是非愛憎,表示絕對的順從,就是在建立“我”。
e.在藝術欣賞中,表示出你的獨立思考和愛憎感情,就是從“非我”世界中找回了“我”。
12.、ad
a只是,太過絕對。
d絕對的服從,是丟失了我,而非建立我。扭曲原意。
13.根據文意,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為演好孫悟空,演員需要事先觀察并模仿猴子的動作與神態,這是在創作前體驗“非我”。
b.清代一女子迷戀《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最終抑郁成疾而死,這是她在欣賞活動中迷失了“我”。
c.一千個人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欣賞者在“非我”中迷失了“我”。
d.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敘寫琵琶女的遭遇,感慨“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是創作者在“非我”中表現了“我”。
13、c
正因為欣賞者的積極再創作,才有了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不是迷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