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6)在這一切色彩中,最鮮艷奪目的,是石油工人身著的工裝的紅色。那是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顏色。紅帽、紅衣、紅褲,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國飄揚的旗幟,照耀著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顯眼、最有氣勢的兩句話:“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這句話被寫在墻壁上,刻在石頭上,嵌在沙丘上。是心聲,也是寫照;是鼓動,更是諾言。
(7)我們的終點是偉大的西氣東送工程的起點——克拉2號氣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這里是犬牙交錯、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沒有路,鉆井的遷移甚至不得不動用直升機。石油工人硬是在這亂石中,打下了井,鉆出了氣,修成了路,鋪下了管道。當我把耳朵貼近輸氣管道,聽見絲絲的天然氣奔走的急促喘息聲,那一刻,真有點讓人激動。它們翻山越嶺,渡江跨河,要到數千里之遙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讓北京的親友知道,當你們為做午餐輕輕轉動天然氣灶的開關旋鈕時,我能聽見那清脆快活的聲音,我的心跳正激蕩在這離你們遙遠而又親近的地方。
(8)雖說是深秋,草木盡枯,但我卻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難忘的色彩。
(有刪節)
14.文章第一段描寫了戈壁灘的哪些特點?聯系全文,談談作者這樣寫有什么用意。
答:
答案 第一問:戈壁灘環境的惡劣;戈壁灘色彩的單調。 第二問:為表現石油工人為祖國人民所做的巨大貢獻埋下伏筆;與下文要描寫的彩色荒漠形成鮮明對比;先抑后揚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解析 要在對文本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找準篩選區域,進行準確歸納。(一)第一問篩選整合信息,答題策略:(1)要有文體特征意識: 論述文,論題、論點(分論點)是主要信息,論據和論證是次要信息;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內容和對象的特征(特點)是主要信息,說明的方法及運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2)要有切層分層意識: 研究段與段之間的結構關系或句與句之間的結構關系。同一關系取其一; 相屬關系取其”屬”; 相并關系取其”和”; 主次關系(偏正關系)取其”主”。(3)要有全文整體意識: 分析歸納時,要從全文出發、整體把握,才能全面準確。語言組織方法主要有:(1)(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點),進行壓縮;(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內容合并起來;(3)采用提煉法: 對于沒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語句間的關系,把握其內容的重點,選擇主要內容;(二)第二問考查行文思路結構,注意,把內容和結構上的作用結合回答,解題提示:答“用意”可從三方面考慮:內容上,為表達某種意思;結構上,為鋪墊照應、推動行文發展;藝術手法上,為更加強烈突出,富于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