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文學作品類
我戰戰兢兢跨上角框,領隊吼一聲:“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覺耳邊生風,僵著脖頸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覺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這索由十幾股竹皮扭絞而成,磨得賽刀。手劃出血來,黏黏的反而抓得緊。手一松開,撕得鉆心一疼,不及多想,趕緊倒上去抓住。猛地耳邊有人笑:“莫抓住不撒手,看腳底板!”方才覺出已到索頭。慎慎地下來,腿子抖得站不住,腳倒像生下來第一遭知道世界上還有土地,親親熱熱跺幾下。
猛聽得空中一聲忽哨,尖得直入腦髓。回身卻見領隊早已飛到索頭,抽身躍下,走到漢子們跟前。
牛們終于又上了馱,鈴鐺朗郎的響著,似是急急地要離開這里。上得馬上,才覺出一身黏汗,風吹得身子抖起來。順風出一口長氣,又覺出悶雷原來一直響著。
(選自《阿城精選集》,有刪改)
11.文中畫線部分描寫了峽谷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5分)
12.本文用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各有什么作用?(6分)
13.文中寫領隊比較分散,請統觀全文,簡要分析領隊形象。(6分)
14.本文寫了馱隊飛渡峽谷的故事,請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蘊和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11、【答案】以壁頂為觀察點,變換視角,從視覺、聽覺、內心感受多方面描寫,使人如臨其境。
【解析】考查描寫類表達技巧,可轉換題目,即“文中畫線部分用了什么手法表現峽谷的險峻氣勢”?“視覺、聽覺”比較容易,由所見之景方位不同推出“視角變化”,“俯望怒江,驀地心中一顫,再不敢向下看”為內心感受。
12、【答案】牛不肯挪動半步的恐懼和溜索時流淚發抖:
(1)側面表現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
(2)與“我”“戰戰兢兢”互相映襯;又與領隊及漢子的勇敢無畏形成反襯。
【解析】作用題,但角度單一,難度較小。文章中的牛之所以充滿恐懼感,就是因為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此屬側面表現。而人物刻畫方面的作用則包含兩方面,一是“戰戰兢兢”的“我”,這是映襯;二是勇敢無畏的領隊和漢子們,這是反襯。在答題是注意不要遺漏其中任何一方面。
13、【答案】(1)“懶懶”地說話、“穩穩”地坐在馬上:表現他在怒江天險前的從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過江:表現他認真負責,關愛部下;
(3)瞟一眼,問一聲:表現他受人尊敬,與手下配合默契;
(4)一聲唿哨、最后一個過溜索:表現他的英雄氣概,粗獷豪邁。
【解析】鑒賞人物形象題。這一題型也是平時訓練重點,只需找出和人物相關的內容,再根據內容概括形象的特點即可。
14、【答案】深刻意蘊:
(1)飛渡峽谷的情景:表現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戰,戰勝艱險;
(2)馱隊的人際關系:體現團結協作,相互信任,關心愛護;
(3)動物形象:隱喻人應該像雄鷹飛翔、像駿馬奔馳,而不是像牛那樣軟弱畏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