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對人體而言,維持睡眠/清醒周期的正常是非常重要的。體內自然分泌的松果體素不足會改變人的睡眠/清醒節律,也深深地影響著睡眠的質量。(節選自《科學畫報》98.9《誰控制著人體的晝夜節律》)
1.根據文意,對“松果體素”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一種由大腦中松果體分泌的與人睡眠有明顯關系的化學物質。
b.由松果體釋放出來的控制體溫升降和心跳速度的一種化學物質
c.由松果體分泌出來的分泌量隨著光照強度的增減而增減的一種化學物質。
d.一種由松果體自然分泌的幫助人體產生睡意并安穩人睡的化學物質。
解析:a項沒有反映出松果體素的基本屬性——“幫助人體在夜晚產生睡意并安穩入睡”。一般來說,這類題目都要從概念入手去考慮問題。b項松果體素的釋放只會降低體溫,減緩心跳,不能升高、增強。c項應該是“隨著光照強度的增減而減增”,是反比關系。
答案:c
2.對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松果體分辨晝夜的能力,足以控制人體感受晝夜周期的運作。
b.松果體分辨晝夜的能力,有助于人體感受晝夜周期功能的發揮。
c.人體感受晝夜周期的功能正常與否,影響松果體分辨晝夜的能力。
d.人體感受晝夜周期的功能正常與否,取決于松果體分泌松果體素的多少。
解析:a、b、d的錯誤都是因果倒置了。
答案:c
3.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人的睡眠/清醒周期,是由自然分泌松果體素的松果體控制的。
b.人的睡眠/清醒周期發生紊亂,原因就在于松果體分泌松果體素的周期不正常。
c.維持體內松果體素的正常分泌,是維持睡眠/ 清醒周期正常的重要條件。
d.停止松果體素的分泌,將擾亂人的睡眠/清醒節律,嚴重影響睡眠的質量。
解析:a項,其周期是由松果體和下丘腦的腺體共同控制的;b項,紊亂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體內缺乏適當的晝夜感覺刺激所致”;d項,文章中只說體內自然分泌的松果體素不足的情況,沒有說“停止分泌”的情況。
答案:c
4.對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松果體通過感覺器官接收以光照強弱為特征的晝夜訊號的不同,導致了血液中松果體素 的濃度晝夜不同,
b.盲人睡眠模式紊亂的原因在于晝夜光照強弱訊號不能透過視網膜傳抵松果體,也就不能調節松果體素的分泌。
c.人體內缺乏適當的晝夜感覺刺激,可能導致松果體不能正常地分泌松果體素,并使睡眠模式產生紊亂。
d.松果體素與人的睡眠節律有明顯的關系。松果體分泌松果體素的周期受環境、光照強度的影響。
解析: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文章是說“部分盲人”。
答案:b
(二)社會科學類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說“春秋”是由魯國國史《春秋》而得名。徐連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春秋”作為時代稱謂,是由戰國時人命名的,確立于西漢。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國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來命名時代的,戰國人繼續使用前人關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稱,但其歷史年代學的觀點略有變化,在命名新的歷史時代時有了自己的特點。一方面,自周王室東遷后,諸侯國林立,大國爭霸的戰爭不休,周王室已無力控制諸侯,相反卻常有求于大國。顯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學命名已失去意義。另一方面,戰國是個思想活躍、百家爭鳴的時代,戰國人發展了春秋時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觀點,命名當世為“戰國”;又根據西周以后諸侯國林立,各國國史均名曰《春秋》,稱這段歷史時期為“春秋”。兩漢時,人們繼承了戰國時人對春秋時代的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