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二、問題磁場
1.《歐也妮•葛朗臺》中有這樣幾段文字,對其中劃線的句子,你是怎樣理解的?
丈夫給她的零用,每次不超過六法郎。這一天,葛朗臺掏出了做零用、買針線、付女兒衣著的六法郎月費,把錢袋扣上之后,總不忘了向女人問一聲:
“喂,媽媽,你想要一點什么嗎?”
“嘔,那個,慢慢再談吧。”葛朗臺太太回答,她覺得做母親的應該保持她的尊嚴。
這種偉大真是白費!①葛朗臺自以為對太太慷慨得很呢。像拿濃、葛朗臺太太、歐也妮小姐這等人物,倘使給哲學家碰到了,不是很有理由覺得上帝的本性是喜歡跟人開玩笑嗎?②
[點撥]句中的“偉大”一詞主要是針對葛朗臺太太的“隱忍謙讓”而言的,①由此可以看出這一評論既有作者對葛朗臺太太的同情和美好品質的贊嘆,也有對葛朗臺為人的諷刺。②是一個假設復句,為什么作者要這樣假設呢?因為葛朗臺太太等三人是何等的善良謙和,而葛朗臺又是何等的無情小氣、蠻不講理,可上帝偏偏把這樣兩種不同個性的人組合在一起,讓善良的人遭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這簡直不可思議,更令人啼笑皆非。句②的含義:善良謙和與邪惡專橫偏偏不協調地扭合在一起,而善良、懦弱的人往往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2. 對下文中劃線句子的理解,課堂上出現了爭議。有的同學理解為“大量的消費與人的生存緊密相關”,有的同學理解為“人世間的消費是十分可觀的”,有的同學則理解為“把朋友對人類生存的意義看得很重的人相當多”,對此,你又有何看法呢?
朋友給我的東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將怎樣報答他們呢?但是我知道他們是不需要報答的。
我近來在居友的書里讀到了這樣的話:“消費乃是生命的條件……世界上有一種不能與生存分開的力量,要是沒有了他,我們就會死,就會內部地干枯起來。我們必須開花,道德、無私心就是人生之花。”
在我的眼前開放著這么多的人生之花朵。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時候開花?難道我已經是“內部地干枯”了么?
[點撥]三位同學的理解都不準確。理解此句的含義要先弄清這句話的來由,抓住這段文字的中心。聯系上文,劃線句子的來由應是第一段的前兩句,即怎樣報答給我太多太多東西的朋友,顯然與“消費”(文中是比喻義)是無關的,也不是指“把朋友對人類生存的意義看得很重的人”。
這句話的所要表明的是:社會上存在著慷慨的施與。
3..閱讀下列文字,馮•卡門的回答十分含蓄,也富有哲理,發人深省,它給你怎樣的啟示呢?
一九六三年二月八日,美國總統府舉行盛大集會,為近代流體力學的奠基人——西奧多•馮•卡門授獎。這位八旬老人參加完授勛儀式走下臺階時,由于關節炎突然發作,不由自主地向下倒去。肯尼迪總統急忙上前攙扶他。馮•卡門卻婉然拒絕了。他說:尊敬的總統先生,下坡而行者毋需扶助,惟獨舉足高攀者力求一臂之力。
[點撥]解答此題要注意劃線句的象征修辭格。這道題的答案容易被表象迷惑,僅僅停留于諸如“年齡大了,人老了,不需要攙扶,只有那些尚能舉足高攀的年輕人才需要別人的攙扶”等表面的回答上,不能揭示出馮•卡門的“言外之意”;另一種易犯的錯誤是不能道出“成功”的哲理,如答成“不用攙扶那些能高攀者,需援助那些艱難的行走者”“不要為高攀者舉杯祝賀,而要對那些艱難者伸出援助之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