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答案]魯迅的一生是完美的,他是一個徹底的共產主義戰士,其作品完全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9.閱讀下文,指出劃線句的含意。
十七歲那年我投筆從戎到塞外,臨行前我帶著親人的囑托,油燈伴我上路,伴我遠行。在那風沙肆虐的北疆,油燈與我相廝守,為我驅散寒冷,消除寂寞,打發無聊。
在提干不久,我又奉命到了硝煙彌漫的老山前線。貓耳洞里油燈驟然亮起,毒蛇、蝎子、山螞蟥便倉皇逃離。油燈為我驅走死亡的陰影,伴我凱旋。那個時候,我才真正感覺到油燈已經溶進了我的生命。
我曾涉足祖國的大江南北,我不曾留戀,更不曾沉迷,我丟不下那盞與我朝夕相處,生死相依的小油燈。我愿用軀體作瓶,血液作油,筋骨作捻,去燃燒,直到生命的盡頭。
[解析]只要抓住下文中“去燃燒,直到生命的盡頭”一句話,就不難理解劃線句子的意思了。
[答案]我愿發揚油燈精神,為人民貢獻一切。
10.孫犁在其散文《菜花》的最后一段中寫道:“人的一生,無疑是個大題目。有不少人,竭盡全力,想把它撰寫成一篇宏偉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寫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頭菜花一樣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為文章的題目。”
文中劃線的句子表意含蓄、形象,若換用直白的語句,應該怎樣說?
[解析]此句的理解要注意兩點,一要聯系下文,“宏偉的文章”與“案頭菜花一樣的散文”相對照,借指偉大的事業;二要注意作者的情感基調,作者借菜花來贊美在平凡中蘊含著平凡美的人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但對想撰寫“宏偉的文章”者并沒有諷刺的意味。
[答案]有不少人,想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一種轟轟烈烈的生活,做出一番驚人的大事業。
11.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善良的人們,不要以為我玩世了罷?老實說,我覺得人之互相理解是至難——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事,而表現自己之真實的感情也是同樣的難。我們說話作文,聽別人的話,讀別人的文,以為互相理解了,這是一個聊以自娛的如意的好夢,好到連自己覺到了的時候也還不肯立即承認,知道是夢了卻還想在夢境中多留戀一刻。(節選自《沉默》,周作人寫于1927年7月20日)
為什么作者認為“人之互相理解是至難”的?這句話暗含的意思又是什么?
[解析]解答此題需要結合一些背景知識,周作人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他和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干將,在當時因為自己的言論遭到了舊文化勢力的誤解、攻擊,承受了不少的壓力。這使他后悔自己的話多,于是希望沉默更好些,至少可以躲過別人的不理解,因此使他備感人與人之間理解之難了。言語中暗含有自嘲,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環境之險惡和不寬容。
[答案]后悔自己的話多,自嘲般提倡沉默,以躲過別人的不理解,因此備感人與人之間理解之難。這句話暗含當時社會環境之險惡和不寬容。
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在高高的書架下
人生是一次遠航。起錨時的林林總總,那岸上的斑駁,那港灣的紛雜,深深烙進他的心底。當他在漫無邊際的海上飄浮,從心底蕩起的心緒便來慰勞他的寂寞;當他在翻騰咆哮的浪谷間爭斗,從心底迸發的潛力便來支撐他的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