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在與自然周旋的漫漫長途中,有時自然的暴力會把人完全吞沒,如地震,如海嘯,如泥石流,人一時還很難從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與自然對峙的時候才會釀造美,在這種對峙中,有時人明確無誤地戰勝了自然,例如汽車、電燈、柏油路的出現,產生了一種松快愉悅的美;有時人與自然較量得十分吃力,兩相憋勁,勢均力敵,那就會產生峻厲、莊嚴、扣人心弦的悲劇美。由于這種美襯托了人類嚴峻的生存狀態,考驗了人類終極性的生命力,因此顯得格外動人心魄。人類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異,但這種終極性的體驗卻有永久價值。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吧,歷史上一切真正懂藝術的人總會著迷于這種美學形態,而希臘悲劇乃至種種原始藝術總是成為人類不衰的審美熱點。過于整飭、圓熟的審美格局反射了人對自然的戰勝狀態和凌駕狀態,可以讓人產生一種方便感和舒坦感,卻無法對應出一種生命考驗。為此,歐洲啟蒙主義的大師們不贊成法國古典主義的大一統,不贊成把人類的社會生活和藝術生活都處理成凡爾賽宮園林一般的規整。他們呼喚危崖、怒海、莽林,呼喚與之相對應的生命狀態。這便是他們心中的詩意,狄德羅甚至直捷地說,人類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詩意。難道是他們在抵拒現代嗎?不,他們是啟蒙者,分明啟蒙出了一個活生生的現代。現代,本不是一種文質彬彬的搭建,而是人類的一種原始創造力的自然發展。
因此,再現代的人也愿意一再地在“蜀山行旅圖”中把延綿千年的生命力重溫一遍,愿意一再地品味苦澀的夜雨,然后踩著泥濘走向未來。
19.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準確的兩項是(4分)
a.開頭通過對比作者與教授對夜雨詩意的不同體會,引出本文的題旨。
b.所謂“美學上的麻煩”指的是容易使人產生困惑的美學難題。
c.作者欣賞“蜀山行旅圖”的詩意并不意味著對現代交通工具的推拒。
d.作者認為人們對方便和舒適的追求是與審美體驗背道而馳的。
e.歐洲的啟蒙主義大師們對凡爾賽宮園林的規整并不持肯定的態度。
答案:d、e
20.閱讀原文一,回答下面問題。(7分)
①第一段中“富有的雅士”與文章題目有什么聯系?為什么文章要從“富有的雅士”說起?
參考答案:(1)“富有的雅士”無法真正欣賞夜雨的詩意,作者借此引出自己的話題。
②第三段中的“領受”與“感悟”兩個詞語能否互換?為什么?
參考答案:不能。作者認為美國教授從夜雨中感受到的是輕松和瀟灑,而作者獲得的是對詩意和哲理的深刻領悟。
③第四段中哪兩個字是作者強調的“詩意”所由產生的關鍵?
參考答案:艱難。
21.文章倒數第二段中,作者闡述了哪兩種美?(3分)
參考答案:人在與自然的對峙中,如果明確無誤地戰勝了自然,則會產生一種輕松愉悅的美;而當人與自然的較量勢均力敵,則會產生一種悲劇美。
22.有人認為,“現代”是沒有詩意的文明階段,本文作者是否同意這一看法?為什么?請加以說明。(4分)
參考答案:不同意。因為作者認為現代是人類的生命力和原始創造力的發展,人類仍然會在與自然的較量中產生具有詩意的體驗。
五、XX年上海秋季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
(一)閱讀下文,完成1—5題(12分)。
①“目光”作為一種特殊的“光”,似乎也具有各種物理光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