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a.能源資源是由于深海細菌的作用,在高壓低溫條件下生成的儲量豐富的非化石能源。
b.能源資源是蘊藏在海底泥土中,儲量巨大,尚待開發的冰晶狀的甲烷的汽水混合物。
c.能源資源是深海細菌與高壓低溫的共同作用,數千年前形成的一種豐富的氣水混合能源
d.能源資源是距海平面500米至3000米深的冰晶狀能源,即甲烷的氣水混合物的沉積物。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中概念的理解。可從三個不同的角度解題:①從定義的規范性角度,下定義不能循環解釋,而acd 三項就犯了這個錯,即“能源是……能源”;②對照原文,acd項表述與原文不符,c項“數千年前形成的”,而原文是“經數千年積累而生成的”,d項“……的沉積物”,而原文是“深埋在……沉積物中”,a項更與原文不符;③定義要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甲烷的氣水混合物”、“呈冰晶狀”、“海底”是最主要的東西,唯b符合。
第③角度是首選解題方法。
[答案]b
7.根據文意,對“轉基因作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轉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區別只是多了能使它產生額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學家就已經知道怎樣通過生物工程技術將外來基因移植到某種植物的脫氧核糖酸中去,以便使它產生靠雜交方式根本無法獲得的某種新的特性:抗除莠劑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種害蟲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來自任何生命體:細菌、病毒、昆蟲等。
a.因環境影響脫氧核糖核酸的變化而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夠產生抗除莠劑、抗植物病毒等額外基因的作物。
c.一種利用移植其他生命體基因而形成的新的雜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體基因從而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中概念的理解。可采用上題介紹的方法解答,也從文意的理解角度解答。詞語段講了三層意思,轉基因作物具有產生額外特性的基因;這種基因是通過移植獲得的;用以移植的基因可來自任何生命體。如此對照選項,答案就出來了。
[答案]d
8.根據文意,對“電擊背心”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美國科學家已經設計出一種可以發出電擊的背心,用以幫助心臟病患者。這種電擊背心的形狀類似胸罩,它會在穿著者的心臟停止跳動時釋放電擊。這種背心的初步試驗結果令人滿意。該移植研究組的負責人霍華德•艾森說:“參加試驗的兩個患者患有心室纖維顫動。在這兩位患者身上,這種背心都能成功地探測到纖維顫動節律,并且通過電擊作用使心臟恢復自然跳動節律。這種作用十分重要,可以說這種背心救了他們的命。”
這種背心里裝有一系列的電極,他們被縛在穿著者的胸部,對心臟跳動的節律進行監測。如果這種背心探測到某種纖維顫動,就會自動噴出凝膠,把電信號傳導至患者身體。與此同時,該背心會發出一個聽得見的警報信號。
a.美國人設計的,能夠幫助心臟病患者的形狀類似胸罩并能釋放電擊的一種背心
b.能成功地探測到纖維顫動節律,并且通過電擊作用使心臟恢復自然跳動節律的一種背心
c.縛在穿著者的胸部并對心臟跳動的節律進行監測的一種背心
d.會自動噴出凝膠把電信號傳導至患者身體,并會發出一個聽得見的警報信號的一種背心
[解析]此題考查文中核心概念的理解。作為一種醫療設備,毫無疑問,它的功用即醫療的作用是最主要的屬性,這樣一想,對照選項,選擇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