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人們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做世外桃源,可見人類對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懷疑。人們說世外桃源,就是說世上沒有,這說法本身就意味著對現實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類還沒有實現的理想,若說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說哪里已接近或實現了理想的藍圖,那它其實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類的勢力范圍了。那么世上桃源還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嗎?或者說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嗎?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進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時候,人們的精神世界能夠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風光一樣美麗,“恢復人和大自然之間和諧一致的關系”了,什么時候可以說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時香格里拉的詞義應該發生變化,無論英語還是漢語,都可以把它譯做世上桃源。
21、下列對原文的理解,正確的兩項是(4分)
a.本文的寫作目的是為了證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麗江。
b.洛克是為了“把靈魂融入這方水土”而來到麗江的。
c.對“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發現”的觀點,本文作者是贊同的。
d.本文認為,“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但香格里拉的確又是被洛克第一個發現的。
e.香格里拉在漢語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
答案:c、e
22、作者說:“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也同時發現自己。”請根據文意回答下面問題(4分)
⑴“香格里拉發現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
參考答案:香格里拉改變了洛克的命運(香格里拉塑造了全新的洛克)。
⑵香格里拉“發現自己”的含意是什么?
參考答案:①認清自己是否真是一個美好的真實的存在。②把香格里拉當成主體。
23、作者認為加萊亞諾的散文《讓美洲發現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數百年的偏見而寫的。請根據文意寫出“偏見”的含意(4分)
參考答案:①把對美洲的占領看成“發現”。②把印第安人視為罪人。
24、這篇散文中,⑴為什么作者認為“世外桃源”的說法意味著對現實的批判?⑵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6分)
參考答案:世外桃源的美好引發了人類對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懷疑(或世外桃源的存在映射出現實的缺陷)。⑵人和大自然之間具有和諧一致的關系。
二、XX年全國秋季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12分,每小題3分)。
沙塵暴
人類總是依據自身的利益評價外部事物,將之分成優劣好壞,而大自然則另有一套行為規范與準則。現在人們聞之色變的沙塵暴,即由于強烈的風將大量沙塵卷起,造成空氣混濁,能見度小于千米的風沙天氣現象,其實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項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態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質史上,風力對草原帶的風化物質進行篩選分類:凡搬不動的粗大礫石,留在原地形成礫石戈壁灘;顆粒適中的粗砂和細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顆粒微小的粉沙細土和微塵,則被強上升氣流揚上天空,作中長距離的輸送。我國黃土高原的黃土層就是沙塵經數百萬年堆積而成的,華夏文明就是在這塊沙塵累積的黃土地上誕生和發展起來的。澳大利亞的沙塵乘著南半球的西風掠過塔斯曼海,使新西蘭火山島上的土壤更為肥沃,因而被稱作“澳大利亞出口的珍貴產品”。從非洲內陸吹向地中海的強風幫助古羅馬人使用帆船從埃及運回小麥,但也將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塵帶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國。沙塵暴固然使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塵含有堿性,又可中和大氣中的酸性物質,減緩酸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