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后來,楊占法竟再也沒有在蒙陰城出現過,至于他到底何許人,又流落到哪里,到現在還是個謎。如今,那牛王廟也早已倒塌,惟有周士文臨摹的那幅《秋荷圖》還保留到現在,并且成了一件文物,被文物部門收藏起來。那圖雖是臨摹的,但在這個縣的文物中卻是最為珍貴的。據說有一位臺商曾見過這幅圖,出資50萬美金購之,但被文管部門拒絕了。
1.這篇小說題為《奇丐》,請結合閱讀材料,簡要分析本文何以“奇丐”為題?
解析:此題答案的歸納,重在一個“奇”字上,而“奇”又表現在三個方面:“楊占法討飯與別的乞丐不同,別的乞丐討飯,都要拖一條打狗棍。楊占法不,……。別的乞丐討飯,喜歡……楊占法不,……”(第二自然段)“更令人奇怪的是,一個臟兮兮的叫花子楊占法,還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楊占法寫字,也有別于他人,……雄渾厚重。”(第三自然段)“楊占法不僅寫一手好字,還精通水墨丹青,山水人物、花卉鳥蟲無所不能,其功底之厚似乎比書法還勝一籌。”(第四自然段)
參考答案:因為楊占法身上具有不同于一般乞丐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奇”:一奇是與眾不同的討飯方式;二奇是自成一格的“禿筆”書法;三奇是造詣精深的繪畫藝術。
2.試析文中“楊占法”這一人物形象。
解析:楊占法這一形象的性格特點,集中體現在文章的第二、三、四、六自然段。
參考答案:(1)楊占法是舊中國極有個性的藝術家;(2)寧可淪為乞丐,也不以“賣畫”為生;(3)每逢過年,鄉鄰向他求字,他從不拒絕;(4)生活貧困,但醉心于藝術,繪畫上精益求精,永不滿足;(5)不依附“權貴”,不求聲名顯赫等。(能歸納出三點即可)
3.楊占法做完畫,為什么“又都被他撕掉或者燒了”,“有人向他求畫,他也不肯相送?”
解析:根據第二題人物性格特點的分析,不難歸納出此題的答案。
參考答案:優秀的藝術家不把粗糙的東西給人看。
4.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a.小說描寫了楊占法雖然生活貧困,卻醉心于藝術,且不為名利所動的傳奇故事。
b.楊占法人品高尚,但性情極其古怪,拒絕別人向他“求畫”,便是最好的明證。
c.小說運用了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等方法塑造了楊占法這一成功的藝術形象。
d.周士文不僅勤政,而且精通書畫,他愛才,惜才,深得百姓擁戴。
e.小說是通過白描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這與魯迅的作品風格極為相似。
f.小說結尾,耐人尋味,留下百年之“謎”,給人以極大的想像空間。
解析:b項“性情極其古怪”不對;e項“白描手法”不對。
答案:b、e
五、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1—4題。
兩條路
①新年之夜,一位老人正佇立在窗前。他睜開那充滿憂郁的眼睛,仰望著藍色的天堂。天空中,繁星像浮在清澈平靜的湖面上的朵朵白荷花。他又把目光移向大地,大地上那為數不多的比他的希望更為渺茫的人們,正朝著自己的必然的目的地——墳墓那去。如果將一歲比作一站的話,在通往墳墓的道路上,他已經走過60站了。至今,他從自己的生活旅程中所獲得的,除了錯誤和懊悔之外,別的什么也沒有了。他如今身體衰弱、頭腦空虛、心情凄切,盡管已值花甲之年,還是鮮舒寡適。
②逝去的青春歲月,幻影般地浮現在他的眼前。他想起了父親把他領到那個起點的莊嚴時刻。一個起點兩條路:一條通向一個陽光明媚、恬靜宜人的天地,那里大地上覆蓋著豐碩的果實,天空中蕩漾著甜美的歌聲。另一條路通向一個遙遠莫測的黑乎乎的大山洞,這山洞沒有出口,洞里流著的不是水而是毒液,一些大蛇在蠕動著發出咝咝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