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a.波音公司自60年代后期開始使用貧鈾材料解決早期747機型的配重問題,是因為這種材料體積小,質量大。
b.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科索沃地區不太深的地表層中發現了鈾,這表明北約的彈藥使用了核原料,因為鈾是自然界不直接存在的一種物質。
c.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障礙是由細胞受損引起的,而細胞受損與貧鈾彈有直接關系。
d.伊拉克人口死亡率持續上升與美英在海灣戰爭中使用過貧鈾彈有直接關系。
[解析]本題重在推測。對于推測型試題,往往試題中引用的事實不是考查的重點,重點在于考查對這個事實的各種解說的推測是否正確。由貧化鈾的密度大,再根據物理學的相關知識,可推測出貧化鈾的體積小,質量大,可見a項的推測正確;美國軍隊中早裝備了貧鈾彈,眾所皆知北約對科索沃的打擊是以美國武器為主的,現在在科索沃的地表層中發現了在自然界中不直接存在的鈾,可見b項的推測也正確;同樣的道理,再據貧鈾彈爆炸后的輻射可致人死亡,而20世紀90年代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曾在海灣戰爭中向伊拉克投放了大量的炸彈,現在該國人口死亡率持續上升,肯定與海灣戰爭用過貧鈾彈有關,故d項的推測也正確;最后看c項,它是從理論角度來談的,使用貧鈾彈后的核輻射是可以引起細胞受損,但并非所有的細胞受損都與貧鈾彈有直接關系,如癌變受損等就不是這個原因,所以這個推測是錯誤的,
[答案]c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4題。
“死亡基因”和“長壽基因”的設想
dna不但是生命的關鍵,而且極可能也是生命死亡的關鍵。或者說,dna主宰著生物的生、老、病、死。人的生長發育和性成熟過程,是由dna上的密碼所決定的,這密碼就是基因。有人估計人的dna上有10萬個左右的基因,每個基因有它的固定的位置和功能。但10萬個基因也不是同時在發揮作用,有的開啟著,可以隨時運轉;有的關閉著,暫不起作用。何時開啟,何時關閉,都是由大自然預先“設計”和規定好的,生命就在dna嚴格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那么,衰老和死亡是否也是密碼控制呢?有沒有“死亡基因”或“衰老基因”,有沒有“長壽基因”呢?
死亡基因問題有爭論,有的學者認為dna鏈上可能會有死亡基因,它可以指令合成某些有害或有毒的蛋白質與激素,促進生命的衰亡。這是一道自殺性或自毀性的指令!現在學者們正在探索“死亡激素”,并已取得了一些證據和線索。一旦“死亡激素”被確認后,再進一步追蹤,“死亡基因”就不難找到。“死亡基因”找到了,就可使用基因工程的技術去除或封閉它,死亡也就可以控制。另一些學者認為,未必有“死亡基因”。dna的功能可隨年齡的增長而衰退,從而導致死亡。
也有一些學者假設存在“長壽基因”,由這些基因指揮合成某些激素,使機體延緩衰老,常葆青春。昆蟲中有一種由昆蟲咽側體分泌的保幼激素,能在幼蟲期阻止蟲體的形態變化,抑制成蟲特征的出現,不論蛻皮多少次,仍然保持幼蟲狀態。那么,在人類身上是否也有可能存在這種“葆青激素”或“復壯激素”呢?不然,又如何解釋活到190歲的長壽現象,如何解釋某些老年人更新復壯的奇妙現象呢?這雖然是猜想,但如果一旦確實找到這類激素,便可追蹤指令合成這些激素的“長壽基因”。迄今為止,也確實弄清了有一些基因與人類長壽有關,如與免疫功能有關的基因,與dna修復有關的基因等。這些基因能否稱為“長壽基因”呢?現在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