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6.文字表述簡明而準確。首先必須精讀全篇,通過分析歸納,找準文中能回答問題的關鍵段落和重要語句,這是準確表述的基礎;再者必須認真剖析試題的題干,注意命題者的提示性語言,正確理解命題意圖;最后對整理出來的文字信息按字數進行加工、精化?墒褂谩皠h繁提要法”和“改詞縮句法”等。
備考創新訓練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按近幾年高考中出現的基本題型歸類編排,力求覆蓋全面而又重點突出。使用時最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同時教師在講解分析時,要按類來分析,歸納和補充,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
二、備考創新訓練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國的人力物力僅僅連接原有的秦燕趙的長城并加以增補,就引起了民怨沸騰。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著一個孟姜女,控訴這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甚至在解放以后,還有人把萬里長城作為“炮彈”攻擊秦始皇。而趙武靈王以小小的趙國,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防工程而沒有挨罵,不能不令人驚嘆。
1.能準確把握本段主要內容的一項是
a.秦始皇修長城引起民怨沸騰。
b.孟姜女"哭長城"反映了當時的民聲。
c.以萬里長城為"炮彈"來攻擊秦始皇,由來已久。
d.驚嘆趙武靈王修趙長城的功績。
[簡析]本段涉及的人和事有:秦始皇修長城,孟姜女“哭長城”,有人攻擊秦始皇修長城,趙武靈王修趙長城——完成了一個巨大的工程——而沒挨罵。綜觀全段可知,有關秦始皇與長城的人和事的記敘和評論,只不過為了證明“趙武靈王……修長城”“令人驚嘆”,這是本段的重要信息。因為在說到秦始皇、長城以及與之有關人和事后,作者用“而”一轉,又用“竟能”、“不能不令人驚嘆”等詞或短語“一氣呵成”地完成了對趙武靈王的贊嘆。
[答案]d
2.對作者在本段中所持的觀點和態度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a.贊揚孟姜女對修長城的控訴。
b.不贊成孟姜女哭長城。
c.批判了秦始皇修長城的舉動。
d.贊揚了秦始皇修長城的偉績。
e.贊揚了趙武靈王歷史功績。
f.驚嘆趙武靈王筑趙長城而不像秦始皇招致民怨的事實。
[解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和態度,有的明示,有的含蓄。這就需要讀者對文中詞語的含義、詞語的感情取向敏感。如①中的“簡析”,可知:a、b、c、d四項的錯誤在于忽略文中幾處重要用語。如“僅僅……就”、“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攻擊”,它們都對作者在文中表明觀點、態度起著“標志”的作用。
[答案]e、f
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下列各句中,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我們沒有看到日出的奇景。那要在秋高氣爽的時候。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獨得之樂:我們在雨中看到的瀑布,兩天以后下山,已經不那樣壯麗了。小瀑布不見,大瀑布變小了。我們沿著西溪。翻山越嶺,穿過果香撲鼻的蘋果園,在黑龍潭附近待了老半天。不是下午要趕火車的話,我們還會待下去的。
a.雨中登泰山雖獨有情趣。但終因未能看到日出奇景而感到遺憾。
b.隨著自然景色的變化,下山時作者的情趣已不像上山時那樣濃了。
c.雖未看到日出奇景,但作者雨中登泰山卻得到了另一種樂趣。
d.下山時,作者游興未減,表明他對黑龍潭的留連忘返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