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②朋友,鐵血的男兒也有情,沙場的將士也有淚。感情支配著心靈,左右著靈魂,可是小心啊,切勿讓其變幻了你評判的目光。
③是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世間最美是真情,最難掙脫的也不過是感情。劉秀非能以禮賢下士而名,然對子陵卻恭親俯就,只為當年子陵曾與其共歷患難,交結至深。李煜不過亡朝之君,更乏回天之術,不過一句“問君能有幾多愁?”也被宋主逼迫而亡。親近的人是水啊,便無芬芳之味也能汩汩地潤澤過心頭,厭棄的人是火啊,便有熒熒之光也怕被他灼傷了雙手。
④任人唯親親近了佞人,疑人唯疏疏遠了忠良,這感情闖的禍令多少賢者被棄,多少家園離散!然真正的智者卻知用冰冷的理智扼住火熱的情網,用客觀的目光審視心靈的取問。斯大林亦一代暴君矣,然人言:“虎毒不食子。”當敵人以其長子的生死相挾時,他毅然決定,不!不能用親子之情去換人民之福。我們不知后世將以何種目光俯仰這位褒貶皆存的人物,但至少這一次,我們不得不敬服他至親之情后所掩藏的英銳的目光與理性的審判。
⑤誰不知“無情未必真豪杰”,沒有親疏之別,怎能體悟深夜父母燃起的心燈,怎能感懷嚴冬朋友投寄的溫情,沒有親疏之別,國土淪喪時我們憑什么去護衛,家園陷落時我們憑什么去戰斗?然而,不要讓感情的云煙繚亂了你的目光,不要讓親疏的尺度混淆了你的評判!該忘卻時就忘卻,當親情直面正義,我們要做生死抉擇擺正認知的天平,當友情直面道德,我們要如大法官捍衛評判的尺度。法官媽媽尚秀云之所以感動全國的母親,因為她懂犯錯的孩子也如自己的女兒需要溫柔呵護,而你我,沒有尚媽媽的寬懷,卻也能夠忍心看感情二字曲解了人生的正直?
⑥人這一路上,鮮花稗草,楊柳刺棘,何嘗不是并肩而至,取舍的時候,何妨捫心自問,我可曾為道義評判,抑或只為情感左右?如此,這一生才無怨悔,才有輝煌!
[解析]本題也考查對全文結構和思路的理解與表達能力。正確理解后,還要能準確表達。
[答案]本文緊緊圍繞“真情”、“理智”兩個詞語展開,抑真情,揚理智。采用了回環往復的方式,分三次闡述,第一二段一次,第三四段一次,第五段又一次。每次都是先談“真情誠可貴”,后議“理智價更高”。即第一段講“真情”,第二段說“理智”; 第三段講“真情”,第四段說“理智”;第五段前半部分講“真情”,后半部分說“理智”。可謂一唱三嘆,步步深化。在反復渲染鋪排之后,第六段水到渠成,表態收尾。這種寫法,大巧若拙,平實中顯新意。
本文結構用圖式表示為:
①②
③④ ⑥
⑤
備課資料匯編
XX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試題中有三篇現代文閱讀,每篇都有結構與思路方面的題目,此列出二篇。
第一篇閱讀中的考題是:本文第四自然段(即下段)有兩大層次,請用“/”將它們劃開(在下面的順號間標出)(3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