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答案:不要在高攀者取得成功時才想起為他舉杯慶賀,而要在他們艱難攀登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承接前一個欄目引出的問題設置了三個案例,逐一進行探討,重在分析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時應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加深理解,開拓思路,以培養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情況再補充幾個案例。
二、案例探究
[案例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文中“術語‘生物降解’這個詞的使用是不規范的”這句話的意思是。
據美國k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大多數“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研究人員指出,術語“生物降解”這個詞的使用是不規范的。一些生產廠家說,這些產品如果在物理上發生了變化,則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們一旦與其它物質混合,便會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長。研究人員認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質在需氧條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厭氧條件下它們則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經他們試驗的每個產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達到上述標準。
a.“生物降解”不是一個科學的術語。
b.“生物降解”這個說法名不符實。
c.“生物降解”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
d.“生物降解”這個術語的運用有語法錯誤。
[解題思路]本題通過理解句中重要詞語的含義來考查對句子語意的把握。“生物降解”這個術語使用不規范是“研究人員”的看法,因為這些產品都不能達到科學家所認為的“降解”標準,所以名不副實。
[正確答案]b
[評點與探究]自然科學研究人員一般不會從語法的角度去評價一個科學概念,d項首先排除;文段中有這樣一句話“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質……”,可見生物降解物質是存在的,據此可排除c項;a項籠統言之,不著邊際;研究人員說這個術語使用不規范,是因為一些生產廠家歪曲性的商業宣傳曲解了這個術語,而名不副其實的,所以b項正確。
該題可以從文段整體上分析,劃線句在段中起總起的作用,其后的語句是對其進行的解說,而且此句所涉及的是研究人員的觀點。所以我們著重看研究人員認為真正的生物降解是什么條件下會怎么樣,而且他們試驗的每個產品都不能降解,顯然屬于名不副實的問題,故稱其“使用不規范”;還可以結合文段的主旨來解此題,原文開頭有一句話:“大多數‘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它表明段意:降解物質不降解,顯然名不副實了。
[案例2]讀下面三節文字,解釋文中三個劃線的句子。
門是隱秘、回避的象征,是心靈躲進極樂的靜謐或悲傷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沒有門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無論一個人在哪兒,只要他在一扇關著的門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
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生命不會靜止不動并聽任我們孤寂無為。我們總是不斷地懷著希望開門,又絕望地把門關上。
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至于另一扇門是不存在的。門一關上,就永遠關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時間脈搏的另一個入口是不存在的。
①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
②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
③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
[解題思路]第①句,它處在段末,一般說來段末的句子往往要對上文進行歸納總結。這句話所在的段落談了“門是隱秘、回避的象征”,人在關門之后“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等內容。這些都在說明人與動物是有區別的,放牧的馬既無隱秘可言,也無獨立的天地。第②句可抓住關鍵詞“嚴峻”和“開門”“關門”的含義分析。“嚴峻”意謂重要的、非同尋常的,“開門”“關門”分別比喻開始和結束。第③句要抓住“無可挽回”理解,為什么“無可挽回”?因為“門一關上,就永遠關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