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天天天藍,與誰都無關;天天天藍,與誰都有關。人在天下看天,天在天上看人,俯瞰著天底下悲歡離合的戲劇表演,包容著大千世界的紛紜變幻。
我常常爬上大地的階梯,看見閃電劃過天邊,雷聲驚走天的睡眠,一絲憂藍之情裸露心底,我想去看看天——
天天,天還藍嗎?
請不要問我。
1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準確的兩項是(4分)
a.本文通過對西藏天之藍的贊美,集中論述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b.西藏的天是在遠道而來的人的眼里才變得“如此的藍”。
c.文章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天是否能永遠這么藍下去的隱憂。
d.初來西藏的人大腦缺氧,是對“天為什么那么藍”等問題冥思苦想所致。
e.本文潛藏著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的深入思索。
答案:c、e
17.為什么有人一下飛機就會問“西藏的天干嗎這么的藍”?對人們所提問題,作者給出了怎樣的回答?(4分)
參考答案:因為人們想用這個問題表達對于西藏天之藍吃驚的感受(如答因為遠道而來的人從沒有見過這么藍的天,也對)。刻意尋找答案反而妨礙了對自然的享受,所以不必過分去深究。
18.文章倒數第5自然段中用了三個色彩詞,請根據文意解釋它們含義(4分)
(1)“藍”:
(2)“灰”:
(3)“白”:
參考答案:(1)純凈的空氣和天空(或沒有受到污染的自然,或自然的本來面目);(2)不純凈的天空(或灰色的情緒,或不愉快的情緒);(3)日照不足的膚色(或蒼白的膚色,或原始生命力的欠缺)。
19.文章倒數第4自然段中,作者說:“天天天藍,與誰都無關;天天天藍,與誰都有關。”通觀全文,用自己的話回答下面問題(6分)
(1)為什么說“天天天藍,與誰都無關”?
參考答案:天之藍是天本來具有的面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為什么說“天天天藍,與誰都有關”?
參考答案:天之藍影響著人的生活,也受人的活動的影響。
四、XX年北京秋季高考現代文閱讀試題
(二)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12分,每小題3分)
亞馬孫叢林中的雄性藍蝶帶有彩虹般的藍色光輝,半公里外就能看到。其光輝如此強烈,有的竟能反射70%的藍色光線,遠遠超過藍色涂料的反射率。藍蝶耀眼的光輝,原是一種警號,使別的雄性藍蝶在遠處就能知所趨避。藍光越強,示警作用越顯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億萬年的自然選擇,使亞馬孫藍蝶翅膀有了如此奇妙的性能。
這種性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人發現,但其奧秘直到最近才被揭開。原來藍蝶翅膀上覆蓋著許多微小鱗片(就是觸摸蝴蝶翅膀時會沾手的粉),其表面有許多平行的脊狀突起物。觀察脊的截面,會發現其中包含著許多平行排列的羽狀物。“羽毛”的主干兩邊生出若干分支,分支的長度沿主干從根到梢逐漸變短,其結構類似于人造的多層介質反射鏡。人造的多層介質反射鏡的反射光有很強的方向性:對接近垂直入射的單色光線反射率極高,但對斜入射光線的反射率很低。令科學家們大吃一驚的是:藍蝶翅膀的反光卻是廣角的,可以在很大范圍內看到。這種奇妙性能緣于那些羽狀物的分支并非完全位于同一平面內,而是各具略為不同的傾斜角,使反光的視角大為增加。藍蝶的翅膀還具有顏色選擇性。其羽狀物的尺寸恰好能增強藍光的反射,而且其分支越多,反光就越強。一種僅有6到8個分支的藍蝶翅膀,仍比藍色涂料的反光率高出一倍以上。藍蝶翅膀的反射光顏色隨不同的視角略有變化,從藍色到紫色,一直延伸到人眼看不見但藍蝶能看見的紫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