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復習
備考創新訓練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按選擇題和簡答題的順序歸類編排,這樣便于學生掌握不同題型的解題方法。試題內容涉及對整篇文章主旨的歸納、對段意的歸納和根據要求摘取或歸納內容要點。力求覆蓋本知識點的所有內容。使用時最好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同時教師在講解分析時,要按類來分析,歸納和補充,這樣有利于學生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務必通過訓練和教師的指點,使學生形成語境意識、依據詞語原義引申推斷意識和各類題的基本思路意識。
二、備考創新訓練
1.下面這段話的中心意思是
陳毅同志是靈活地運用白話詩和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詩、古詩、格律詩、長短句等形式來抒情寫意,歌頌革命事業,在詩詞領域,他以自己的創作實踐,探出一條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途徑。
a.陳毅在詩詞領域的成就。
b.陳毅的詩形式多內容新。
c.陳毅寫詩探出新途徑。
d.陳毅作詩古為今用。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這段話其實只有一句,這樣,我們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也就抓住了內容要點。這句話的主干是:陳毅同志運用多種形式寫詩,在詩詞領域探索出一條新途徑。a項偏離中心,b、d項以偏概全,只有c項全面而準確。
[答案]c
2.閱讀下面一段文字,選出對這段文字中心概括正確的一項
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只要占領了這個沃野,他們就可以強渡黃河,進入汾河或黃河河谷。如果他們失去了這個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據,史載“匈奴失陰山之后,過之未尚不哭也”,就是這個原因。在另一方面,漢族如果要排除從西北方面襲來的游牧民族的威脅,也必須守住陰山的峪口,否則這些騎馬的民族就會越過鄂爾多斯沙漠,進入漢族居住區的心臟地帶。
a.闡明游牧民族和漢族都企圖占據陰山以南的沃野。
b.闡明陰山以南的沃野對游牧民族和漢族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c.闡明陰山以南的沃野不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跳板。
d.闡明陰山以南的沃野對游牧民族和漢族的重要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對內容要點的歸納。a項陳述對象不符,b項“同等重要”與原文內容有別,c項內容歸納不全,因此d項是正確的。
[答案]d
3.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下邊一段話。(不超過15字)
當玉露含珠、銀河瀉影、月潔風清之夜,仰望寥廓的長空,那漠北的秋風,送來陣陣雁鳴,正是“西風起北雁南飛”。這些可愛的“羽族旅行家”來自它們遙遠的故鄉——寒氣森森的西伯利亞,它們要到溫暖的南方過冬。這一年一度的“大搬家”,是它們世代相傳的習慣。雁在遷徙過程中不象杜鵑那樣孤身而行,而是以有經驗的老雁為先導,結伴長征,且鳴且飛,緩緩而行,往往排成整齊的隊伍,正象古代詩人筆下所吟詠的“曉來漁棹驚飛起,書破遙天字一行”。它們之所以排成整齊的“雁”字,倒像是有點懂得“空氣動力學”的味道。……
[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內容要點的歸納。上文要告訴人們的主要信息是,北雁南飛的時間和南飛的目的。知道了這些就可歸納出這段話的內容要點。
[答案]秋夜,北雁結隊南飛過冬。
4.閱讀下文,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如何對待前人的理論?講語言的書已經很多了,無論中國還是外國,都是兩千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了有關語言的理論了。怎樣對待它?科學成果是累積起來的,白手起家是困難的,并且這個時代也早已過去了,前人的理論是我們的財富。但是,對一個研究語言的人來說,前人的理論無論多么重要,都只是參考,要有自己的觀察來驗證。不能奉為神圣,那樣就沒有進步了。并且,前人的理論往往有分歧,有矛盾,你把哪一家奉為神圣呢?中國從前做學問的人講究“家法”,講經學有今文學家和古文學家,講理學有程朱之學,有陸王之學,各種學派多得很。外國也是這樣,目前就有結構主義學派,有轉換生成學派,派之中還派……(限35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