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5、閱讀下面唐詩,品味評價這首詩的思想內容。
秋 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
晴空一鶴排方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解析】詩中展現了一幅空萬里,白鶴凌云飛翔的圖景。詩人贊美這種明亮遼闊的秋景,認為它勝過繁華的春天,從而表達了詩人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后,依舊傲然向前,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遠志節。
【答案】詩人對秋天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秋日晴空,一鶴排云,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
6、下面宋詞,本詞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作者在這首詞中表現了什么人生態度?
作者在詞中又是怎樣表現這種人生態度的?
定風波
蘇 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頭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敘事,但敘事中滲透了強烈的感情色彩。“莫聽”,“何妨”,“誰怕”,“任平生”,寫冒雨徐行的心情,鮮明地體現了作者廣闊的胸襟和倔強的性格。下片則著重寫雨后景物和感受。驟雨已過,云開天晴,春風料峭,略帶寒意,前路山頭,夕陽斜照,詩人原來的酒意經過風雨洗禮,早已消散了。經過陣風驟雨,得來的常常是輕松平靜,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上又何嘗不是如此!
【答案】作者在詞中表現了胸懷開朗、淡泊曠達、平淡閑適的人生態度。“一蓑煙雨任平生”,寫出了冒著風雨漫步旅途時的任其自然,乃是平生慣常經歷的態度;“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三句,意蘊豐富,寫出經歷風雨后內心的坦蕩平靜,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途也是如此。
7、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后面題目。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⑴談談“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
⑵“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________________
⑶全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
【解析】王國維評價李煜的詞是“以血書者”,此詞便是絕作。他用樸素的語言感嘆著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所說著人生的愁恨——從君主到階下囚,處在人生的絕路上,看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回顧著滔滔江水一般流逝的時光,春花秋月,四十年的往事涌上心頭。小樓東風,春光又新,可惜是最后的時光;月色依舊,已不是昔日的家國:春花秋月、滔滔江水觸發了內心無限的愁恨和悲哀
【答案】⑴①一年又過去,還要經受生不如死的煎熬,②念念不忘故國,更加痛苦不堪。⑵表示的是物是人非,宮殿依舊,而自己的處境、容顏全變了。⑶追懷故國,有亡國之痛;思念往昔,表達出階下囚無盡的哀愁。
8、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隴西行
唐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⑴請賞析三、四句的精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