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便辟詭黠 便:義同《孔雀東南飛》中“便言多令才”的“便”,讀pián,能說會道
b.深文誣詆 文:義同成語“文過飾非”的“文”,文飾、掩飾
c.載入私第,弗予直 直:義同《賣炭翁》中“系向牛頭充炭直”的“直”,通“值”,錢,價錢
d.命優童奏樂奉觴 奉:義同《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請奉盆缶秦王”的“奉”,進獻
解析:“奉觴”的“奉”是“捧”的本字,義為“兩手捧著”。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不是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綱叩馬請自效
b.令典親軍
c.籍故晉王、吳王
d.得王冠服服之
解析:“叩”動詞的一般用法,義為“叩頭”。“典”本為名詞,意為“典冊”,即記錄親軍的名冊,這里活用為動詞,為“掌典”之意,即掌管。“籍”也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作“籍沒、登記并沒收”講。“服”也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作“穿衣服”講。
答案:a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黑體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王與語,說之/北與寇往來其間
b.帝以為忠,親之若肺腑/皆以美于徐公
c.帝所怒內侍及武臣下綱論死/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d.我故射不中/朱亥故不復謝
解析:前“與”,介詞,引進動作行為的偕同者,這里后省賓語“之”,可譯為“和”“跟”“同”;后“與”,連詞,表示聯合,可譯為“和”“跟”“同”。b組兩句中的“以”,均作“認為,以為”講,在句中均作謂語。c組兩句中的“所”,均為助詞,放在動詞或動詞性詞組前組成名詞性詞組,可譯為“……的人”。d組兩句中的“故”,均為副詞,用在動詞前面表示故意如此,作“故意”講。
答案:a
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用以刻畫權奸紀綱形象的一組是
①燕王起兵過其縣,綱叩馬請自效
②便辟詭黠,善鉤人意向
③帝以為忠,親之若肺腑
④陽為言,見上必請赦若罪,誘取金帛且盡,忽刑于市
⑤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覘眾意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①寫其發跡之前,并非“權奸”;③寫皇帝。
答案:a
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本文著力刻畫的是權奸紀綱的形象。他因為能說會道、善于揣摩別人的心思而受到燕王寵愛,從而平步青云。
b.紀綱培養了一批自己的黨羽,誣陷異己,誘取財產;假傳詔令,勒取官鹽;私造武器,圖謀不軌。
c.一次在皇宮內遇見他所嫉恨的都督薛祿,擊打薛的頭,以至把薛打得腦袋裂開而身亡。
d.紀綱犯下了種種罪行,終于落得個被依法治罪,家屬也受到懲治的可悲下場。
解析:薛祿并沒有死,而是幾乎死去。
答案:c
6.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構陷大賈數十百家,罄其資乃已。
譯文:__________
②若折柳鼓噪,以覘眾意。
譯文:__________
答案:①捏造罪名陷害上百家大商人,搜刮光了他們的財產才罷休。
②你折下柳枝大聲說我射中了,以此觀測出大家對我的態度如何。
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題目。
明畫手以戴進為第一。進,字文進,錢唐人也。宣宗喜繪事,御制天縱①。一時待詔②有謝廷循、倪端、石銳、李在,皆有名。進入京,眾工 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畫,進進《秋江獨釣圖》,畫人紅袍垂釣水次。畫惟紅不易著,進獨得古法入妙。宣宗閱之,廷循從旁跪曰:“進畫極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釣魚!”宣宗頷之,遂麾去余幅不視。故進住京師,頗窮乏。先是,進,鍛工也,為人物花鳥,肖狀精奇,直倍常工。進亦自得,以為人且寶貴傳之。一日,在市見 金者,觀之,即進所造,憮然自失。歸語人曰:“吾瘁吾心力為此,豈徒得糈?意將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爍吾所造亡所愛,此技不足為也。將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諸金,金飾能為俗習玩愛及兒、婦人循③耳。彼惟煌煌是,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縑素,斯必傳矣。”進喜,遂學畫,名高一時。然進數奇,雖得待詔,亦 軻亡大遇。其畫疏而能密,著筆澹遠。其畫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欽進,鍛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