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1)白的贈詩對劉禹錫的遭遇感慨萬千,最后兩句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是被___________所累。白居易的詩與劉禹錫的詩相比,感情基調較為___________。
(2)劉詩的頸聯(五、六句)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詩富含哲理,至今還常常被人引用,請寫出它說明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才名 低沉(意思對即可)(2)樂觀的情緒,豁達的襟懷。(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成春。表現出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的樂觀、豁達之情。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意思對即可)
六、閱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
一鷺圖
劉羽
芳草垂楊蔭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無人識,獨向斜陽嘆白頭。
(1)這是一首題畫詠物詩,詩人筆下的白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說明你喜歡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孤獨、寂寞,追求清高而無人理解的悲劇形象。(2)首句,以“芳草”、“垂楊”、“碧流”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畫面,有聲有色,動靜結合,以優美的背景烘托白鷺美好的形象。次句,“雪衣公子”以擬人手法描寫了一個潔白美好的白鷺形象。“立”字寫出了其孤獨、寂寞之狀。第三句表現了白鷺心存高潔、無人理解的一腔愁苦之情。末句,“獨”、“嘆”兩字直抒悲、愁之情。“斜陽”以景襯情。
七、閱讀下列詩歌,回答后面問題。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開頭兩句描寫了“小松”怎樣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整體構思看,本詩采用了______的藝術手法,請說說你對本詩主題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描寫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特征。(2)托物言志。這首詩以“小松”喻人,寫“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大樹,反映出作者對人才出身輕微而終成大業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淺陋目光。
八、閱讀下面元曲,回答后面問題。
[雙調]折桂令•中秋
張養浩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下露冷冷,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發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1)“嫦蛾”句用了典故,詩中指中秋之月,這樣寫的好處是____________
(2)這首元曲重點寫的是中秋夜的月光,請你說出作者運用的兩種描寫方法并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擬人化,與嫦娥問答,更為生動、形象。(2)運用了比喻修辭,以一輪飛鏡喻指當空明月,形象鮮明逼真;運用側面烘托手法,以銀河無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側寫月光清朗之態,效果鮮明。
九、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題目。
玉 樓 春
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轂縐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注]轂縐:即皺紗,比喻水的波紋。棹:船槳。浮生:飄浮無定的短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