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9、閱讀下面文言文,將劃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nèi)也。公何以不使內(nèi)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曰:“善。”使內(nèi)勿服,不踰月,而國莫之服。
(1)譯文:__________
(2)譯文:__________
【解析】本題第一句考查了活用詞和古今異義詞“丈夫飾”,“丈夫”在文中指男人,和現(xiàn)在所指的“結(jié)婚男女中的男方”意思不同,“丈夫飾”在此作動詞用,穿男人的衣服。第二句考查了賓語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要前置,翻譯時要按現(xiàn)代漢語的習(xí)慣調(diào)整語序。
【答案】(1)靈公喜歡婦人穿男子的服飾。(2)不到一個月,國中沒有女子穿這種(男人)服飾的了。
10、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將加線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將盜陳州。分其兵數(shù)千人抵項城縣,蓋將掠其玉帛,俘縲其男女,以會于陳州。縣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寇至當(dāng)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誰守?”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楊氏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zhàn)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jì)!”
(1)譯文:___________
(2)譯文:___________
【解析】此題第一句考查了判斷句式“職也”,第二句考查了一詞多義“食”,前一個作動詞,解釋為“吃”,第二個是名詞,糧食。“以令死士”譯為“用來命令將士為國而死”,意譯就是“鼓勵勇士與敵死戰(zhàn)”。
【答案】(1)如果力量不夠,死在(防寇)這件事上,那是盡了你的職分。(2)搶奪賊寇的財物,吃掉他們的糧食,用重賞來鼓勵勇士為國死戰(zhàn),那一定會成功。
11、閱讀下列文言文,翻譯加線句子。
初,楚子將以商臣為太子,訪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齒未也,而又多愛,黜乃亂也。楚國之舉,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聲,忍人也,不可立也。”弗聽。既,又欲立王子職,而黜太子商臣。商臣聞之而未察,告其師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羋而勿敬也。”從之。江羋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殺女而立職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以宮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而死。弗聽。丁未,王縊。謚之曰“靈”,不瞑;曰“成”,乃瞑。
譯文(1):_____________
譯文(2):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第一句關(guān)鍵詞是“蜂”和“豺”,都是名詞作狀語用,強(qiáng)調(diào)的是眼睛和聲音,翻譯時要按原有的詞序翻譯。第二句中“若之何”是固定句式,可譯為“怎樣”。“察”應(yīng)為“考察”,“之”代這件事。
【答案】(1)而且這個人,長著蜂一樣的眼睛,發(fā)出豺狼一樣的叫聲,是個殘忍的人,不能立為太子。(2)怎樣才能詳察證明這件事呢?
12.下列各個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不正確的一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