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2、怎樣鑒賞古詩的語言?
主要可從這樣幾個方面來分析:音韻的流動,練字的技巧,語言的風格等。
鑒賞音韻的流動主要指古詩的平仄和押韻。評析練字技巧就是指出用字的獨特之處和它的表達效果。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敲”字以動襯靜,突出表現(xiàn)了月夜的幽靜;再如“紅杏枝頭春意鬧”,“鬧”字以擬人格形象地表現(xiàn)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古詩語言風格豐富多樣,主要有平淡、質樸、自然、輕靈、飄逸、雅正、通俗、風趣、幽默、奔放、含蓄、蘊藉等。
3、怎樣鑒賞古詩的表達技巧?
表達技巧比較多樣,從修辭角度來看,常見的有比喻(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夸張(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比擬(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對偶(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對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雙關(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反問(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等;從表達方式來看,有寫景、狀物、敘事、議論、抒情、言志、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從表現(xiàn)手法來看,有借景抒精、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虛實結合、想象、襯托、用典、象征等。
四、古代詩歌中的常見意象匯編
1.月亮: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
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什么樣的感情?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又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xiāng)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又如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等詩句,大體上也是這樣的感情。
2.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如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純潔。又如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