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解析:①③表現的是楊繼宗的“憫民”和“明察”。
答案:c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繼宗對囚犯講人道,按時提供飲食,還叫他們洗浴,體現了一種憫民愛民思想,與古代許多官吏的殘酷苛刻、草菅人命構成鮮明的對比。同時他又善斷疑獄,避免了很多冤假錯案。
b.楊繼宗大興社學,并注意落實到實處,盡管他的“罰其父兄”的做法不很合理,但這一罰卻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c.楊繼宗本來生性“剛廉孤峭”,一般人難以接近,但他對學官卻禮貌有加,待之以賓客之禮。他作為地方長官能尊師重教也是當地“社學大興”的原因之一。
d.楊繼宗廉潔清正不愛錢財,這正是他敢于公開批評御史孔儒明胡作非為,敢于抵制宦官敲詐勒索的力量來源,汪直說“天下不愛錢者,惟楊繼宗一人耳”,意思是說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楊繼宗之外全都腐敗透頂,這既是對他的贊美也是對時政的批評。
解析:這句話是汪直的高度贊美之辭,是夸張,不是對朝政的批評。
答案:d
【譯文】楊繼宗,字承芳,陽城人。天順初年考中進士,授官邢部主事。當時獄囚病死較多,楊繼宗按時為他們提供飲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繼續生存。楊繼宗又善于辯明疑案。河間府捕獲了強盜,派遣鄉里村民張文、郭禮押送京師,途中強盜逃走了。張文對郭禮說道:“我們兩個人都應當處死。你母親年老,又缺少兄弟,由我來代替強盜,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禮哭泣而謝,聽從了張文的安排。張文帶著桎梏前往刑部。楊繼宗察明他并非強盜,終于辨明情況將他釋放了。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薦,被提拔為嘉興知府。楊繼宗赴任時僅帶一個仆人跟隨,官署書齋也冷落樸素。他生性剛正廉潔孤直嚴肅,無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時常召集鄉間父老詢問疾苦,并幫助他們解除。又大力興辦社學。民間子弟年滿八歲不去讀書的,罰他們的父兄。遇到學官時都待以賓客之禮,府內教師儒生競相于勸學,一時文教大興。
御史孔儒來嘉興清理軍籍,鄉里老人多被鞭撻而死。楊繼宗張榜告示說:“有被御史杖責致死的,到府衙來報告姓名。”孔儒十分惱怒。楊繼宗去拜見他說:“為治之道有一定的規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勸懲官吏,那些挨家挨戶稽查考核的事,本該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職事。”孔儒無法與之相難,但心中深為忌恨。臨行前,他突然闖入府衙,打開楊繼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幾套破舊衣服。孔儒慚愧而去。有經過嘉興的太監,楊繼宗送給他們菱角、芡實和歷書。太監們索要錢財,楊繼宗當即發出官文去取府庫的金銀,并說:“錢都在,請給我立下憑證。”太監們嚇得咋舌頭不敢接受。楊繼宗進京入覲,太監汪直想見他,他卻不肯。明憲宗問汪直:“朝覲官員中誰廉潔?”汪直回答說:“天底下不愛錢的,只有楊繼宗一個人”。
九年任滿,破格升遷楊繼宗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監張慶,張慶的哥哥張敏在司禮監任職,經常在憲宗面前詆毀楊繼宗。憲宗說道:“你說的不就是那個不要一個錢的楊繼宗嗎?”張敏惶恐不安,寫信給張慶說:“好好對待楊繼宗,皇上已經知道他這個人了。”
六、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6題。
鄧艾字士載,義陽棘陽人也。少孤,太祖破荊州,徙汝南,為農民養犢。年十二,隨母至穎川,讀故太丘長陳寔碑文,言“文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自名范,字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