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3、取名是一種學問,許多名人的名字很值得研究,比如茅以升、卞之琳、錢其琛、馮乃超、林則徐、謝覺哉等等,請你選擇幾個說說其中的妙處。
【點撥】這些名人的名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姓名中都有一個虛詞,這個虛詞用在姓名中有什么作用呢?當然不可小看。由于有了這個虛詞,既使這個姓名中的姓和名有機結合,又富于這個名字一定的寓意,同時還有一種音韻美。茅以升:讓茅家得到升遷、發展。這里的“以”是虛詞,它的作用微妙。如果不存在這個虛詞,那么前后兩個實詞就可能主謂、動賓、偏正、聯合四種關系之一種。它的存在使前者成為“主體”,后者成為“要求”,名字要表達的使“主體”達到或實現某種“要求”的意思。錢其琛:這里的“其”是虛詞,為后面的實詞表示領屬關系或指示方向,“其琛”即那些珍寶,“錢其琛”意為財源就在那些珍寶之中。馮乃超:這里的“乃”是虛詞,有“于是”、“就”的意思,表示前有因而后有果。前因省略,“超”是后果,馮某立志超越前人。
案例探究使用指導
一、使用指導
本欄目圍繞重點設置了三個案例,承接前一個欄目引出的問題進行探討,解答部分著重以易失誤點的分析引出規范解題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時應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加深理解,開拓思路,引出方法,培養能力。可根據學生的情況補充案例。
【案例1】XX年全國高考卷第12題(引文見附錄)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①為伯父讓之所鞠 ②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b.①以夸諸戎狄,終月而罷 ②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c.①咸私哂其矯飾焉 ②猶且從師而問焉
d.①太宗納其言,因召百僚謂曰 ②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解題思路】這四個文言虛詞全出自《考試說明》中規定的18個虛詞中。a項兩個“為”皆是表被動的介詞;b項的“以”則都是表目的的連詞“來”;d項的“因”都是連詞“于是”的意思。c項第一句“咸私哂其矯飾焉”中的“焉”很明顯是語氣詞,第二句“猶且從師而問焉”中的“焉”則是代詞“之”。此題依然沿襲高考考查虛詞題的一貫風格,即一半句子出自課本。
【參考答案】c
【評點與探究】此題是分四組比較各組兩句中虛詞用法的異同,其中每組第二句出自高中教材,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這是從1999年開始出現的一種新題型,XX年至XX年連續重現這一題型。它不僅考查的范圍廣,涉及的信息量大,更重要的是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體現了文言文考查往教材靠近的趨向,這是我們尤其要加以重視的。所以,今后文言文教學一定要立足課本,重視課本。要有針對性地熟記一批典范的文言例句,以典型帶動一般。
本題最容易出錯的地方,一是不明出自教材的四句中加點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由于平時沒有很好掌握,帶來一系列問題。二是對試卷中的原文大意把握不透,因此不能推斷出加點虛詞在句中的用法和意義。歸根結締,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必須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