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夫能縛虎,而不能縛貓,豈真大敵勇,小敵怯哉?亦分量不相當(dāng)耳。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鮮;千斤之弩,不可以中鼷鼠。懷才者宜知,用才者宜知也。
23.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
①投親不值( ) ②而貓已躍伏窗隅( )
③可厭乃爾( ) ④亡何,貓又來( )
⑤曳尾徐步( )
答案:①相遇②角落③如此,這樣④通“無”⑤拖。
24.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邑宰時令獵戶撲之,往往反為所噬。
⑵日徒步入山,遇虎輒手格斃之,負(fù)以歸。
答案:(1)縣宮經(jīng)常派獵人捕捉老虎,(獵人卻)常常被猛虎吃掉。(重點:“邑宰”“撲”、被動句式)。(2)(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見老虎就赤手空拳將它殺死,扛著老虎回家。(重點:“輒”“負(fù)”)。
25.寫出與“函牛之鼎,不可以烹小鮮”意思相同的一句成語或俗語。(不能用文中的句子)
答案:如:殺雞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等。
26.為什么焦奇能縛虎卻不能縛貓?為什么懷才者、用才者都要知道這個道理?
答案:他用縛虎的方法去抓貓,分量不相當(dāng)(或:方法不恰當(dāng))。懷才者知道這個道理才能發(fā)揮所長,用才者知道這個道理才能量材錄用。
六、閱讀下面古詩文,完成后面題目(XX年高考全國題)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題。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jì)人也,家世世受射。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從太尉亞夫擊吳楚軍,取旗,顯功名昌邑下,以力戰(zhàn)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數(shù)千騎。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廣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縱馬臥。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不敢擊。夜半時,引兵而去。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chǎn)事。廣訥口少言,專以射為戲,竟死。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后從大將軍青擊匈奴,既出塞,出東道。軍亡導(dǎo),或失道,后大將軍。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廣曰:“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廣謂其麾下曰:“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yuǎn),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fù)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太史公曰:“《傳》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于士大夫也?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專以射為戲,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廣之將兵,乏絕之處 將兵:將軍和士兵。
c.青欲上書報天子軍曲折 曲折:指行軍的彎曲道路。
d.廣結(jié)發(fā)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 結(jié)發(fā):指剛成年的時候。
答案:d
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