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答案】(1)韓休奏請把這些賦稅與其它各州分攤。(2)刺史知道百姓的困苦卻不予救助,哪能這樣為政呢?
3、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加線各語句。
子儀事上誠,御下恕,賞罰必信,遭幸臣程元振、魚朝恩短毀。方時多虞(指國家內憂外患不斷),握兵在外,然詔至,即日就道,無纖介顧望,故讒間不行。破吐蕃靈州而朝恩使人發(fā)其父墓,盜未得。子儀至涇陽來朝,中外俱有變。乃入見,號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殘人之墓,人今發(fā)先人之墓,此天譴,非人患也。”朝恩又嘗約子儀修具(指赴宴),元載使人告以軍容將不利于公。其下衷(貼身內衣,引申為穿在里面)甲愿從,子儀不聽,但以家僮十數(shù)往。朝恩曰:“何車騎之寡?”告以所聞,朝恩泣曰:“非公長者,得無致疑乎?”
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此天譴,非人患也。
譯文:
②非公長者,得無致疑乎?
譯文:
【解析】第一句考查了判斷句式,“天譴”意為天的懲罰,“人患”意為人為的禍患。第二句不僅考查了固定結構“得無……乎”,并且考查了前后分句之間的假設關系,“致”意為招致,“得無……乎”,能夠不招來你的懷疑嗎?
【答案】①這是上天責罰,并非人事禍患。②(你)若不是德高望重的人,能夠(對我)不懷疑嗎?
4、閱讀下文,翻譯畫橫線語句。
后歲余,漢滅項籍,漢王立為皇帝,以彭越為梁王。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因謝曰:“臣烹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使還報,高帝乃詔衛(wèi)尉酈商曰:“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使使持節(jié)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傳車)詣洛陽。
①而與其徒屬五百人入海,居島中。
譯文:______________
②齊人賢者多附焉。
譯文:______________
③乃復使使持節(jié)告以詔商狀
譯文: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題考查了定語后置及詞類活用現(xiàn)象。①句中“徒屬”指部下、黨羽,“入海”指渡海。②句中“齊人賢者”為定語后置。③句中注意兩個“使”連用的情況,第一個作動詞,“派”;第二個為名詞,“使者”。
【答案】①(田橫)與他的黨徒五百多人渡過海跑到一個島上居住。②很多有才能的齊地人都歸附他們。③(高帝)再次派使者拿著符節(jié)把皇上指示酈商的情況告訴田橫。
5、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畫橫線語句。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徙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chǎn)硯,前守緣貢,率取數(shù)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shù),歲滿不持一硯歸。召權知①開封府,遷右詞郎中。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就師為之語曰:“關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舊制,凡訴訟不得徑造庭下。拯開正門,使得至前陳曲直,吏不能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