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三語文古代詩文閱讀
過了不久,晏子被齊君猜忌,逃往國外,經(jīng)過北郭騷的門前向他告別。北郭騷洗發(fā)洗身,恭敬地迎出來,見到晏子說:“您將要到哪兒去?”晏子說:“我受到齊君的猜忌,將要逃往國外。”北郭騷說:“您好自為之吧。”晏子上了車,長嘆一聲說:“我逃亡國外難道不正應(yīng)該嗎?我也太不了解士了。”于是晏子走了。
北郭騷召來他的朋友,告訴他說:“我悅服晏子的道義,曾向他求得糧食奉養(yǎng)母親。我聽說:‘奉養(yǎng)過自己父母的人,自己要承擔(dān)他的危難。’如今晏子受到猜忌,我將用自己的死為他洗清冤誣。”北郭子穿戴好衣冠,讓他的朋友拿著寶劍棒著竹匣跟隨在后。走到國君朝廷門前,找到負(fù)責(zé)通稟的官吏說:“晏子是名聞天下的賢人,他若出亡,齊國必定遭受侵犯。與其看到國家必定遭受侵犯,不如先死。我愿把頭托付給您來為晏子洗清冤誣。”于是對他的朋友說:“把我的頭盛在竹匣中,捧去托付給那個官吏。”說罷,退下幾步自刎而死。他的朋友于是棒著盛了頭的竹匣托付給了那個官吏,然后對旁觀的人說:“北郭子為國難而死,我將為北郭子而死。”說罷,又退下幾步自刎而死。
齊君聽說這件事,大為震驚,乘著驛車親自去追趕晏子,在離國都不到百里的地方趕上了晏子,請求晏子回去。晏子不得已而返,聽說北郭騷用死來替自己洗清冤誣,他感慨地說:“我逃亡國外難道不正應(yīng)該嗎?北郭騷之死說明我越發(fā)地不了解士了。”
(五)20.閱讀下面唐詩,完成(1)-(2)題
聞 雁 韋應(yīng)物 寒 塘 趙嘏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淮南秋夜雨,高齋聞雁來。 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
(1)填空:這兩首詩從體裁上看都屬于__。這兩首都是抒發(fā)___
(2)簡答:這兩首詩為什么都寫到雁?
答:_____________
答案:(1)五言絕句 思鄉(xiāng)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2)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
21.將下面文言文中劃線的部分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wèi)君。衛(wèi)國之法,竊[1]駕君車者罪至刖[2]。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3]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釋:[1]竊,私下。[2]刖,砍掉雙腳的酷刑。[3]矯,假傳君命。
(1)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
(2)忘其口而念我。
答案:(1)彌子吃桃感到特別甜(譯為“彌子吃到特別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沒吃完就把它獻(xiàn)給衛(wèi)君(譯成“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獻(xiàn)給衛(wèi)君”也可以)。
(2)不顧自己口味的滿足卻想著我(譯為“因為一心想著我,竟忘記桃子已被自己咬過”也可以)。
五、閱讀下面各詩文,完成后面題目(XX年高考上海春季題)
(四)閱讀下文,完成第16—19題。
甲 乙
過華清宮 題華清宮
(唐)杜牧 (宋)杜常
長安回望繡成堆, 行盡江南數(shù)十程,
山頂千門次第開。 曉風(fēng)殘月入華清。
一騎紅塵妃子笑, 朝元閣上西風(fēng)急,
無人知是荔枝來。 都向長楊作雨聲。
16.從這兩首七絕的內(nèi)容看,它們都屬于__詩。